,只是还没等孙子秀回后宅休息,便有军巡铺的人来报。
“孙大人,城西方向出现火光,估计是天目山那边失火了!”
孙子秀一个踉跄,跌坐在椅子里。
原来,屠杀还没有结束!
半响后,孙子秀疲惫的摆了摆手,示意军巡铺的人下去,就这么坐在圈椅里沉沉的闭上了双眼!
一个时辰后,再次睁开双眼的孙子秀,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光彩。
伸手整了整有些褶皱的官服,束了束腰带,扶正了官帽,大步向门外走去!
该上朝了!
皇宫朝会。
“启禀官家,应吕山大宝寺山火一案,老臣已经查清,乃是两淮流马寇所为!如今老臣已经捉拿了十余名潜伏在其他寺庙的流马寇探子。”
“据他们交代,他们在几年前乘船出海做了海盗。如今潜伏在寺庙中,便是为了里应外合,谋取寺庙的财物!”
当孙子秀在朝会上,义正言辞的说出这些话时,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这两日,关于大宝寺上下五百多人全部葬身火海的事情,已经是传的满城皆知。
大家都在猜想如此狠辣的手段,到底是何人所为?
没想到,居然是已经销声匿迹好几年的两淮流马寇!
两淮流马寇的前身,乃是金蒙宋三国交锋时期,在山东河北地区的起义反抗金国的红袄军。
当时宋国将这些投诚过来的红袄军整编后,赐名忠义军。
但其领袖李全率军反戈一击,叛逃了蒙古。
时青、国安用之流,更在金国、蒙古、宋国之间反复叛降,毫无忠诚可言。
这样的行为直接惹怒了大宋和蒙古,再两国合力灭掉金国之后,便对这些反复无常的红袄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
蒙古派遣史家的史天泽,出兵征讨蒙古国内的红袄军,大部分的红袄军都被其击败后,收入军中。
更是在几年前,史天泽将这些红袄军精锐献给了蒙古大汗忽必烈。组建了忽必烈的禁卫军——武卫军”。指挥使更是史天泽的心腹李伯祐。
而大宋对这些红袄军的背信弃义,更是深恶痛绝,每一任两淮制置使都会大力清剿这些红袄军,
久而久之,势力大的红袄军便被剿灭,残存的余孽流窜在两淮与山东等地,形成了如今的流马寇!
几年前,新任的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便又一次对这些流马寇展开了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