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中年以后出来的病根儿,天寒就有慢性的小毛病,医生让她吃燕窝,也不是一年四季吃,承平伯夫人从管事的那里知道,立冬后就按顿儿给秦氏炖燕窝。
上年纪的人嘴碎,秦氏吃着,自言自语“要不是有夫人,我的燕窝还怎么吃得到嘴,”南宫夫人第一个坐不住起身告辞,除去小宣夫人嚷“走什么,这么多好吃的,我还没有吃一个遍,”别人都走,就她赌气坐着。
南宫夫人等也不管她,坐轿子回家的路上,不知是南宫夫人先哭,还是蒋夫人先哭,再或者是陈娘子又思念她那不算体贴却早死的丈夫。
五个枕边人都是哭着下的轿子进的家门,把侍候的人吓一跳,各家都在打听原因,只有陈娘子家的小桃最明白,不过小桃在自己家里,也只能劝陈娘子一个。
“哭什么,要是没有殿下,您的日子过不到这儿,伯夫人不是指着伯府才过的好,她是真本事,您没有我也没有,再回到大爷不在的那年头儿,还是有殿下才行”
小姑娘小桃跟个小老太太似的,听着比秦氏还要唠叨“人家的碗是自己端起来,您端着殿下的碗也是能耐,不是什么人都是伯夫人,她在娘家就会做生意,您不成我也不成,”
直说到陈娘子哭不下去,看着小桃的担心模样破啼为笑“知道了,我不哭了,你也别说了,回来的太早,馋劲儿勾上来,我也没吃好,咱们升火做点儿什么吃吃再睡。”
南宫夫人和蒋夫人哭的各自昏天黑地,第二天起来眼睛肿着,各自还在感伤中,下午晋王府送月钱和柴米肉干,南宫夫人和蒋夫人恢复精神,派出婆子打听给谁家的多些,自己是不是最少的。
枕边人的月银有定例,像陈娘子并不怎么讨要也不会克扣,蒋夫人还担心什么呢,南宫夫人很会额外的讨要,小宣夫人也是,蒋夫人自己也是。
一通的忙乱里,枕边人恢复自己的日子,到晚上照旧去承平伯府看热闹,晋王梁仁不来的日子,她们委实寂寞,有放心的热闹地,不去还等什么。
梁仁为什么不来,准备打仗只怕要准备几个月,兴许准备直到鲁王再次发难。
这个晚上承平伯府的招待依然华丽,枕边人们不再闹意气,吃个痛快,喝个痛快,梁仁让大管家梁文前来掀起一波卖陈粮的商会高潮,她们也没有人眼红嫉妒。
秋收的前后,仓库里的陈粮就要腾地方,最大的粮商往往是官府,他们的陈粮最多,陈粮用于冬天救灾,也会出售,价格必然的比新粮便宜,比街上的陈粮便宜,很多商人托关系送银钱等着这笔生意,梁文的到来无疑昭告全南兴,承平伯府依然受到晋王殿下的眷顾。
这里面的关系很有意思,陈粮放在商会上出售,卖的是官府,不会给伯夫人抽佣金,这完全由买的商人支付,伯夫人收到佣金后,按照规矩缴纳税银,交到衙门里。
陈粮不放在商会上能卖吗?
也能,还是抢着买。
这是殿下送承平伯夫人银钱,也是一份儿难得的体面。
枕边人们大为解气,南宫夫人斗志昂扬“看看以后谁还敢小瞧我们这样的人。”其它的人点头,小宣夫人继续贪吃,不过头点的也不慢。
昨天心酸感悟,今晚就感同身受,枕边人的心思转的弯儿实在不小。
满足侯三的愿望,把整个南兴王城震惊的大贝爷这个凌晨没去红街,他呆呆的坐在客栈上房自己的被窝里,喃喃个不停。
“嗬,这就是伯府,厉害。”
“应该早来。”
陈粮被他抢走一半,家里有山头和家里有地是两回事情,山头果树丰收的时候,粮食亩产不见得高,周家十几个山头的雇工要吃要喝,计算过从南兴运粮回去的路费,这陈粮挺划算。
这一趟南兴之行,好些商人因为大贝爷赚的盆满钵满,商人们还没有收货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