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旧恨难消(3 / 3)

变臣 宇十六 3299 字 2020-08-09

不在乎地道“无妨,这些事让周刺史去操办,省得让人说我把他挤兑得只能游山玩水。再说化州税赋超四百万,在诸州中排在前列,田赋不足百万,天子不会因小失大。”

张克济不再相劝,心中寻思找刘逸兴说说,让他派人前去督促各县重清田亩,特别是不可多占职田。按律经略府的官员由经略使自行委任,刘逸兴现在是经略府的治中(正六品上),李来高是行军司马(正六品下),史明玉、颜易等人本是府衙的参军,位置让给了周永桐带来的人,他们是江安义的亲信,江安义一股脑将他们招进经略府中做了参谋(从六品上),官阶反比以前升了两阶,皆大欢喜。

石重伟登基后,江安义想起受他牵累的马远翔来,把这位“化州狂士”招进了府,做了八品掌书,当年与马远翔一同发落到化州的十人,还剩下陆树锋、娄清、何建柱三人,都已是化州属县的县令了,有这位经略使大人照看着,前程自然远大。

这让那些回归故乡的士子颇为眼热,江安义回化州任经略使,叶孜得到消息马上收拾行囊前往会野府,被江安义委任为经略府中的八品主簿。江安义倦于政务,经略府日常政务甩给了刘逸兴,治中之职治簿书之要,刘逸兴则任用叶孜帮忙,又招录了一批举人任从事、佐、史之职,加上史明玉、颜易等老手相帮,经略府运转通畅。等到林兴义、陈海涛等人闻讯到来,只能做做九品的市正、监丞了。

在化州一亩三分地,经略府比府衙可重要得多,各县进府办事都先到经略府再去府衙露个面,周永桐带来的那些人气得要命,可是周刺史都认了,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加上周浩晨这个例子在前面摆着,谁敢去触江安义的霉头。好在化州的补贴发得够足,不用伸手也有些银两,足够安家花销。

时间长了,府衙的官员习惯了办差喝喝茶,公文盖盖章,做起了上传下达的传声筒,等到散衙后相邀着到街边小摊喝上两杯果酒,月末发了俸领了补贴,可以到酒楼中痛饮一回,遇到节庆发钱,那就可以到栖仙楼这样的大酒楼打打牙祭了。衙门差使不多,性喜山水的可以告了假,呼朋唤友或带了家人乘了威记行的马车前去香雪居游玩,也可以前往罗白山泡泡温泉,或不怕旅途劳累,还可以走得远一些,来过之后方知,化州景色赛过江南;若是喜欢舞文弄墨的,登翠山中济民书院多得是知己,可临风长啸,对酒而歌,吟花赏月,临溪濯足,用周永桐深有感慨的一句话形容此中乐,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