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要命的赏赐(2 / 3)

明末开山刀 桑甄 4254 字 2020-04-11

后,也没有军饷拿。

孰轻孰重,一比较就知道其中的差别。

原本,军士们都以为不会有人傻到去当军功兵。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还真的有人愿意这么做。

那就是分配到各营中的鞑子兵,他们在河套地区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当他们看到家中的亲人瘦的皮包骨头的模样之后,毅然决然的将手里的军功全都换成了耕地。

到了草原上了,这些耕地就变成了他们的牧地。

此刻在屈野川一带,一片热火朝天的模样,在这里忙活的不止有鞑子兵还有牧民。

除此之外,还有八百余户汉民。

这些人原本就在这里讨生活,哪怕这里战乱不断,经常被劫掠,他们仍旧没有离去。

因为在草原上有野兽,他们可以打猎为生。

当然,放牧他们也是会做的,只不过经常遭到鞑子的劫掠罢了。

不过,再过的不好,都总比饿死的好,这也是他们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

当这些人驱赶着牛羊来投靠的时候,王则之大喜过望。

立刻给他们划分了地盘,把他们安排到了一起。

而今这些人也跟着王则之劳作起来。

汉人总是勤劳的,他们在土地上有着深入骨髓的依赖。

王则之都没有安排他们,他们就主动的去开垦耕地去了。

“报,大同知府魏云中、山西巡抚宋统殷、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前来巡察,大人,咱们是否前去迎接?”

“迎接,走。”

传令兵前来禀报,王则之撸起沾满泥巴的裤腿,在一旁开出的沟渠里洗了洗手脚,穿好衣服准备前去迎接。

“真没有想到,在本官的有生之年,还能踏上这一片土地。”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啊。”

河套营地外,宋统殷和王承恩并肩而行,被一群护卫护送着,慢慢地走在草原上。

大同知府魏云中,跟在两人的身后,也是感慨的抚着胡须。

明朝的官员等级森严,王承恩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按官职来算是正四品。

虽然他的品级不高,但是,他可是掌握着给崇祯批红的权力,和内阁首辅不相上下。

最主要的是,他不是地方官,而是宫中的内官,所以王承恩自然是能够和正二品的宋统殷并肩而行的。

魏云中就不行了,他只是单纯的正四品知府。

所以,他只能落后两人一步,跟在他们的身后。

“山西总兵王则之拜见三位大人。”

明朝文贵武贱,即使魏云中的品级比他低,他也得先行施礼,要不然就会引起宋统殷的不满。

“山西总兵王则之听旨。”

王承恩记得崇祯的交待,第一时间宣读圣旨。

在他拿出圣旨的时候,宋统殷和魏云中也跪了下去。

虽然这封圣旨不是给他们的,但是见圣旨如皇上亲临,他们不能失了礼数。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山西总兵王则之收复河套,乃不世之功。

王总兵忠君报国,朕心甚慰。

朕封其为正二品骠骑大将军兼袄尔都司都指挥使,正二品,命其总督山西、袄尔都司军务。

此外,朕加赏山西总兵王则之六百万两军饷,三百万石军粮。

鲁密铳一千杆,开元弓三千张,对面布襟甲一千副,镋钯一千把,文武镋一千把,燕尾枪一千把,仰月刀一千把,合月刀一千把,大棒一千把。

朕希望王将军不负皇恩,于两年务必荡平塞外蛮夷,收复辽东。

钦此!”

王则之听着王承恩念到的武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