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第四十章(2 / 3)

蒋家见猎心喜,既不肯兑现承诺,又想要逼他签卖身契,李树拼死逃了出来,却没有人敢为他治病。昨日,是李白氏下山找大夫正好撞见了蒋公子,蒋公子见色起意这才”

“天生神力,有几分准”什么时候天生神力这种东西都一茬一茬的了。

“属下问过山下的乡亲们了再加上蒋府那遭,已有了七八分准了。”

赵青昭点点头,表示了解,就让人下去了。除了这个天生神力这点让赵青昭有点好奇外,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是个未曾谋面的陌生人,赵青昭没有放在心上。

一转眼,就到了白鹭书院招生考试这天了。

赵青昭吃过早饭,才晃晃悠悠的开始赶路。他之前就在二姐哪里拿到了一手消息,这考试要辰时才开始,去的再早也没用。

他到时,山脚下已经是人山人海了,人、车、马混做一团,看起来很是杂乱拥挤。赵青昭翻身下马,打算步行。

这边,严臻刚下马车,就看见了一抹熟悉的声音。他伸长了脖子打算再仔细看看时,突然被后面的人挤了一下。他一个踉跄,再抬头时,人就不见了。

严臻抿了抿嘴,也许是看花了眼也说不定。这样想着严臻也收了心思,在小厮们的带领下进了书院,这可是他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可不能被搞砸了。

白鹭书院的考场征用的是平时的学子们读书的大堂。一张张桌子摆的整整齐齐,上面放着写字要用的笔墨纸砚,桌与桌之间拉的很开。

赵青昭按着自己手中的号码牌开始找位子,是第三排最左边的那个。赵青昭放下身份铭牌,开始调整呼吸。

辰时一到,白鹭书院就开始关院门开始考试了

这是第一场,考的很杂。简单的来说院试要考的它都考了,甚至更刁钻。

赵青昭拿起手中的试卷开始审题,早上要考的是贴经、墨义、诗赋和算术。每个科目有一张卷子,题目还不少。他边墨磨边思考,先把思路理顺。

贴经多考的是些生辟的出处、四书五经的释义和前四史。嗯?史书,考场里传来一大片倒吸声,要不要这么狠。

第一道题出自《尚书》考的是《贿萧慎之命》“成王既伐东夷,萧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萧慎之命》”很简单的一句话,可事实上却有很多人都是不会的。因为这是序啊,这么简单的一句序,夫子平日里也不会讲,最多也就嘱咐学生自己看看罢了,毕竟院试又不会考。事实证明夫子是对的。院试确实没有考,但是白鹭书院考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这还算简单的了,接下里只有更偏没有最偏。

“观从谓子干曰不杀弃疾,虽得国,犹受祸也………”

对比着其他人的虚脱,赵青昭就显得从容多了。毕竟考记忆力的话,他是完全不会输的。赵青昭写的行云流水,不多时就把贴经和墨义做完了。

同考场的学子眼眼睁睁的看着赵青昭又翻过了一页,心态实在是崩不住了。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题目很难吗?还是说其实题目本身还是简单的,只是恰恰考的都是我不会的。

下一章他要做的是算术,毕竟算术对于他来说还算简单,不费什么时间,做好了就可以好好的写诗了。

算术考的倒没有那么复杂,是根据《九章》里面的典型题目改编的“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翻译过来就是现有一水池一丈见底,池中生了一颗芦苇,露出水面一尺,如果把它引到岸边,正好与岸边齐平。问水有多深,芦苇有多长。

赵青昭默默的将水深和芦苇长在脑中换算成x和y。不多时,赵青昭就得出了答案,并把过程誊写转换为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