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多少人。
傅涯生了三个小子,愿意继承他这份衣钵的却没几个。
比起这种闲云野鹤的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们更喜欢在官场上厮杀的日子。
傅涯虽不喜欢那样的日子,可是他也没有强求。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只要他们活的开心就好了。
留下来的三婶婶姓张,她是因为怀孕身子不便才留下来养胎的。
如今孩子已经满了一周岁,听说她正打算年后带着孩子去傅三叔任上呢。
今天晚上的宴席分了两桌,毕竟还有赵青昭这个外人在。
傅涯先是问了问赵青昭的学习情况。
赵青昭按着心里的说辞,回答了一遍。
这也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传统了吧,长辈和晚辈见面,必先询问成绩。
赵青昭上辈子虽然没有人问成绩,但是在商业上打拼的时候,却难免会有一些“长辈”关心他们这些晚辈,特意询问些工程或者单子进程之类的。
他锻炼了这么些年,早就学会在见面前推算问题和准备说辞了。
他上辈子的好习惯也保持到了现在。
傅涯微笑的赞扬了一番,就开始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了。
虽说这顿饭是为了给傅时宣送别,但是真正要嘱咐的事情,傅涯私底下也给早就嘱咐好了。
吃过晚饭后,赵青昭就去了桥宜院见赵舒窈。
因为如今的时辰不早了,所以他也没有多呆,见舒姐儿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之后,就离开了。
过几天傅时宣就要走了,若是此行顺利。也差不多要花小一年的时间。
他还是不要去当那个电灯泡了。
赵青昭坐着马车,在车里有一嗒没一嗒的想着事情。
如今三皇子已经到了安县,听说他一去就大刀阔斧的收拾了好一些贪官污吏。
真是不出手则矣,一出手就来了招釜底抽薪,把某些人给震住了。
二皇子这一手,虽然没有取得老百姓的根本信任,但还是有效果的,等时日一长,他们还是会妥协。
因为二皇子不仅带来了赈灾的粮食,还拿着免赋三年的圣旨。
赵青昭轻轻的叹了一声,老百姓如果不是实在不能果腹,他们也不会造反。
如今朝廷退了一步,他们就不会得寸进尺。
果然,皇宫里出来的人物哪有什么简单的。
也不知道大皇子和二皇子现在会不会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 开始恢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