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也不能得寸进尺,尊重都是相互的。今年也就只能见两三面了。
我如花似玉的闺女啊!
赵青昭其实是很能理解赵长松的。
赵月皎和赵舒窈虽然说是赵青昭的姐姐。
但赵青昭一向是拿她们当妹妹看的。又因为年纪大,所以一向能让则让。三人感情一直很好,他心里真的是十分的不舍啊。
若是以后他闺女,不行,不能想。稍微想想就气的不行。
两父子依依不舍的回到了家中。
他们人不能去那么勤快,但是让丫鬟小厮多跑跑腿还是可以的。
他前段时间托人买的药材也快到了,其中好几味补充元气的药材。
嗯嗯………得再让人寻寻有没有上好的人参。年份越久越好,生孩子可不是小事。
赵青昭的关注点则与赵长松不一样。
月姐儿和舒姐儿嫁人前,他曾让乐铃培训了一下她们身边的嬷嬷丫鬟。
他以前学历史的时候,曾看到过一张接生婆和产妇在产房的照片。看图中的背景,这家至少也是个小康,可是接生婆的穿着却不是很干净。
当时,他是不可置信的。因为技术的原因,当时能保留下来的图片,都是清朝道光年后的图片。
可后来他信了,家里能提前请接生婆去家里住到产妇生产接生的,那是少之又少。
一是,费用花费高。价格不菲,毕竟人家少接了好些生意。这你总要补偿补偿吧。这就得淘汰大部分人家了。
二是,接生婆的数量很少,你把人请去了,那其他产妇怎么办。这些大多是平民百姓,都是街坊邻居的,没得得罪别人。
三是,家里人对女人生孩子不太重视。比如婆媳不对付,面子光里子少。
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原因,反正多的是让人急匆匆现请接生婆的。
如果是足月生还好,毕竟再怎么样还是会提前通知接生婆一声,但是不足月生产的产妇那就惨了。
谁知道接生婆那时候是在干什么,一路风尘仆仆的。
进门就得进产房,讲究些的人家好歹会让人洗个脸。
不讲究的人家,就直接让人进去了。
毕竟时间就是生命啊,当然,这后果也可想而知,本来古代的医疗技术就不发达。
再加上产后感染,能活下来的都是佛大命大。
古代这个时候还没有消毒这个概念。在他看来,洗了澡进产房的和不洗澡进产房的。其实都差不了多少。
所以他特意让人教给了她们一些卫生常识。
不管怎么样,至少要比一般的干净要干净很多。
他如今的实验室里,酒精剩的不多。嗯………得在提取一些。
好了安排上了,赶早不赶晚,就这几天吧。
两人吃了晚饭后,就各自回房了。
赵青昭惦记着今天的作业,是以去了书房。
今天不写作业,先看过书吧。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每天不学点新知识,他心里就不舒服。
他难得有第二次读书的时间,他是分外珍惜的。
今天晚上他读的是《三十六计》
他对这些兵书和史书还是很有兴趣的。
甚至比四书五经兴趣大,他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学习这些拗口的古文。
除了靠他强大的自制力外,还有就是他擅长从学习中发现乐趣。
再不行就自己给自己催眠。
这么多年下来假的早变成真的了。
赵青昭这么一看就看了一个半时辰。
其实现在才九点,这个时间点对赵青昭来说还早的很。
但是,他还是放下了书,打算在练会字就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