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谦谦君子德 磬折欲何求
单说青龙大营鸣金之事,营内训练正酣、云峰山演习正紧之时,大营之外来了一彪人马,人数不多,约十二三人。
为首一人,二十一、二岁年纪,头戴黑色三山帽,身着黄色蟒袍,双眉漆黑细长,眉尾锐细微白,一对丹凤眼,内勾外翘,鼻梁高挺,唇红齿白,相貌英俊,气质儒雅。
(注蟒袍,《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四十六回“郑和……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领簇锦蟒龙袍。”)
此人是公主府总管——梁吉,奉李秀凝公主之命来与青龙军团汇合。
梁吉六岁净身入宫,初为内侍太监,后调进公主府,服侍公主。
他长相清秀,性情温和,聪明睿智,且与公主年龄仿佛,主仆相处融洽。
公主好文读书,他便伴读;公主好武习剑,他则陪练。
公主有苦闷对他诉说,他或静静倾听、或温言抚慰。
朝夕相处十五年,公主出落得亭亭玉立、清丽俊美;他则一表人才、身形挺拔;公主气质知性、兰姿蕙质,他则谈吐儒雅、不失干练。
二人虽为主仆,身份悬殊,但情同兄妹、视为知己。
此次蓝鹰帝国进贡九凤珍珠冠,公主听说此冠巧夺天工、样式华美,特派梁吉率十名公主府侍卫,与青龙军团一起护送九凤珍珠冠入龙城。
一路之上,梁吉不乘车、不带仆人,与侍卫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且出手大方,对侍卫们赏银颇丰。
十名侍卫在公主府时与他打过交道,感觉此位总管为人随和、待人宽厚,对他颇有好感,此次出行,见他厚待属下,更是死心塌地、甘效犬马之劳。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日月纵横,来往如梭,近两个月长途跋涉,一行人终于到了青龙大营。
梁吉不带兵,却饱读兵书、喜好兵事,见青龙大营依山傍水、近阳远阴,颇合兵书中行军宿营之要,对马原,这位未曾谋面的将军,多了几分敬意。
正值春暖花开之时,云峰山林相丰富、景色优美;晴空万里、白云无尽,暖风拂面、清水依依;军营雄峻高耸,卫兵矫健雄壮。
梁吉久在府中,未曾远行,初到边关,不禁脱口而出“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从军行》唐·崔融)
旁一侍卫道“梁总管,您这学问可真大,诗句张嘴就来啊。”
众侍卫皆知梁吉文采风流、口才颇佳,既是奉承,也真心佩服。
梁吉微微一笑,他虽为阉人,但自负文武双全、不输于人,且身居高位,尽享荣华,与公主情同手足、感情融洽,为人一世,位至于此,倒也无憾。
今到青龙大营,远远闻得营中兵刃相击、万马奔腾、喊杀之声、惊天动地,当真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之势。
正所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唐·李贺)
梁吉顿觉热血沸腾、一股冲动油然而生,真想从军入伍、征伐四方,成就名将功业。
但转念一想,他终归是个阉人,纵然位高权重,也只能为一宠臣,思及此处,自觉枉为男儿,黯然神伤。
他城府颇深、喜怒无形,此等不适,也只是心中一过,随即淡然,笑道
“在下只顾掉书袋,倒是忘了诸位军爷早已车马劳顿,实在是抱歉了,走,我们赶紧入营,也好早早安歇。”
众侍卫尽管习武已久,打熬得好筋骨,但久居龙城,此等长途跋涉颇不适应,早已人困马乏,听得此话,皆都眉开眼笑。
一侍卫纵马上前,刚欲开口。
卫兵弓弩在手,盾牌防护,大声喝道“来者何人?军营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