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回说到,店主取过一样东西,置之桌上。
罗兰仔细一看,是块鸡蛋大小的宝石,约有十钱分量,颜色鲜艳浓绿、晶莹剔透,散发出柔和浓艳的光芒,令人赏心悦目。
罗兰笑道“店主,您和我开玩笑吧,这是一颗祖母绿宝石,极为名贵,阁下居然说是捡漏而来?”
店主也是一笑“姑娘,小可不打诳语,此物确为捡漏而来。”
罗兰见他言之凿凿、语气坚定,倒不似撒谎,便问道“您花了多少钱?”
店主伸出两根手指“二百两银子。”
罗兰皱了皱眉头,心说此祖母绿少说也得四千两银子,这不叫捡漏,应该叫白捡。
她继续问道“照此价钱,的确是捡漏了。不知,您是如何得来的呀?”
店主举起茶杯,抿了口茶,润润喉咙,说道
“不瞒姑娘,此事甚为蹊跷。
几天前,小店刚开门营业,便来了一个书生,此人衣衫褴褛、落魄至极。
书生张嘴就要见店长,说是有要事相商。
店员们不敢怠慢,赶紧告知,我便与他相见。
书生见了我,就掏出这块祖母绿,说此为祖传之宝,如今家中遇到急事,急需用钱,故急于出手。
有道是‘商人重利,无利不起早’,小可绝非仁人君子,见此祖母绿确为珍宝,此人又急于出手,有利可图,便起了贪心,使劲压了价,收了下来。
那书生也没还价,取了银子,便匆匆离去。
此人一走,几天以来,我一直忧心忡忡。
他若讨价还价一番,也是人之常情,可他一声不吭、就此而去,我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儿。
适才见姑娘见识不凡,故想请姑娘品鉴一下,此祖母绿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霍青心地善良,此前见店长为人谦逊,已生好感,如今见其态度诚恳,更起同情之心,欲建言罗兰相助,但转念一想,罗兰向来颇有主见,故沉默不语,眼观罗兰,观其如何处理此事。
罗兰也为店长故事吸引,身怀绝技者,有时深藏不露,是因为时机未到,不愿随便卖弄;但一旦有机会,定要一展所长,绝不会羞怯不前、畏惧怯场。
罗兰本就有心大显身手,故朝店长一拱手“既是如此,小女子却之不恭了。”
说完,也不等店长回话,蹲下身去,双目贴近桌上宝石,仔细观瞧。
列位看官可能要问了罗兰为什么不直接用手拿起来看呢?您这就不懂了。
鉴定物件,怎么看、怎么说,都有一套严谨的规则。
比如说,别人让您鉴定古董,您看着这古董是假的,您不能张嘴就说“哎,这是假的。”
那应该怎么说呢?您应该说“这是新的。”
为什么呢?
比方说,人家让您看的是一只碗,如果您贸然说“这是假的”,人家就可以反驳您“我买的这东西可不是古董,就是一只用来吃饭的碗,您凭什么说这是假的呀?”
您看,这不就被人呛话了?
所以,如果您说“这是新的”,若是古董,就是含蓄地告诉对方这是假的;若不是古董,一句新的,也不容易被对方抓话把儿。
因此,罗兰之所以蹲着身子看,不用手直接拿,也是珠宝品鉴的规则所在。
为什么呢?店长拿出,放于茶几之上,祖母绿只经店长之手,无论这祖母绿出什么问题,都是店长的问题。
若是罗兰用手一拿,万一碎了呢、裂了呢、掉地上呢,责任可就都在罗兰了。
有道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敢担保对手会不会故意给你下套子?
罗兰观察良久,反复观看,起身说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