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象和臆断,积极发表观点,是否真实可靠,并不在意,互相辩驳,不亦乐乎。
从月初一直争论到现在,众人期待的九凤珍珠冠,总算是到了,从城门到公主府的大街两侧,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当真是接踵摩肩、万人空巷。
就好比是,人们为了能吃到一道名菜,故意不吃早饭,饿着肚子硬等,尽管说好饭不怕晚,但饥饿难忍之下,菜一旦端上了来,那大快朵颐的吃相,可不会太好看。
赤龙人也是此等状态,已被好奇心折磨了近一个月了,好不容易能见到真佛了,都巴不得能亲眼看上一眼,好回头再分享于他人,于别人惊叹的眼神中,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其实他们不是不明白,此等珍宝,岂能轻示于人,但即便是看到护送部队,瞅到哪个大官负责,也足以到别人面前吹嘘一番了。
龙城禁卫军——金龙军团的士兵们,手持木梃,背向街心,面对众人,好似筑起了两道人墙,把挤着、挨着的人群挡到墙外,空出中间大段地方。
当护送部队出现在街头时,人们你推我搡,纷纷向前涌去,士兵们见情况不妙,纷纷厉声喝令,欲维持秩序。
可是,前面的人想停下脚步,怎奈后面的人往前顶,士兵们一看不是事儿,遂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大水瓢,于身旁水缸里,舀起慢慢一瓢水,劈头盖脸洒了过去。
此时已是夏初,凉水浇身上倒冻不着人,但也足以令人狼狈不堪,几瓢水撒过,冲在前面的,都成了落汤鸡。
人群老实了下来,不再往前,但都点起了脚尖,伸长了脖子,拿出画师描绘画作的眼神,仔细观看,绝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画面。
千呼万唤中,青龙军团护送部队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龙城街头。
走在最前面,负责为护送部队开道的,是龙城禁卫军——金龙军团的仪仗队。
依照礼制,仪仗队可是专门给皇上用的,用于此处,似乎有些“非礼也”。
(注:仪仗队,也叫“卤簿”,是专门给皇帝服务的。
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记载:“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
应劭《汉官仪》中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
赤龙帝国现今在位的,是第三代皇帝,史称高宗皇帝,名叫李善佶,刚满十八岁,是个少年天子。
十八岁,正是年少气盛、桀骜不驯之时,闻得蓝鹰帝国派大使,为姐姐李秀凝送宝而来,故特命仪仗队沿途开道:
一者,既是外交场合,以此表明一下赤龙帝国对此事的重视,彰显大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二者,也令蓝鹰大使见识一下,我赤龙帝国军人的精神风貌。
众大臣听了此事,均觉得荒唐,遂纷纷找丞相沈介溪,希望他能代表众大臣劝说皇上,收回成命。
可到了丞相府,全吃了闭门羹,沈介溪称病在家,一概不见,众大臣一听,心说:他倒当起好人来了。
自打继位以来,这位少年天子出格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之前不就把皇家园林——金水池对外开放,做了戏园子吗?下一步,还不知道他能干出什么热闹事儿呢。
丞相尚且闭门谢客、沉默不语,众大臣闹也觉得没劲,此事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众目观望之下,仪仗队走了过来,个个都是金龙军团的精英,个子太高的不要,个子太矮的不行,太胖的淘汰,太瘦的去除,每个必须得在一米八五左右,体型健硕,肌肉发达,身形健美,长相也得是浓眉大眼、相貌堂堂。
毕竟是皇上的门面,也是一个国家的门面,能不精挑细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