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般配(2 / 4)

“这还差不多。”风尘仆仆的谢衡满意的笑了。

卫国公父子被舅甥两个搞得一头蒙,“都是什么菜?”怎么他们都没有听说过。

宋简茹龇牙一笑,“爹,大哥,等下你们就知道了。”

六道都是后世人整出来的菜谱,你们当然没听过啦,她连忙去厨房忙菜了。

先做护国菜,属于潮菜。有个曲故,好像是有关大宋朝的,不过却是最后一个皇帝的故事,此刻是大宋朝的鼎盛之际,就不说这些了,听起来噱头很足,实际上是道很普通的菜,此时红薯还没有传到大宋,宋简茹用其它绿叶菜代替了,再加上配菜和调料,没一会儿,一道极有食欲的素菜就做好了。

下一道,万三蹄,此菜用料十分讲究,以肥瘦适中的猪后腿为原料,加入调制的配料,入砂锅经一天一夜煨焖而成。制成的万三蹄皮色酱红、香气四溢,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皮肥肉鲜,甜咸相宜,滋味无穷。

九月末,正是贴秋膘的时候,本来这道菜,从昨天做到现在,是为卫国公准备,没想到小舅舅赶得巧,倒是让他吃上了。

万三蹄的吃法也是别具一格,上桌的蹄膀有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吃时取其一细骨,蹄形纹丝不动;以骨为刀,轻轻划过处,蹄膀便一分为二。

浓油赤酱,色香味俱全,卫国公吃过一次后,就念念不忘,这段时间,都让宋简茹做过好几次了。

天气凉爽,看得宋简茹也馋了,不过还有菜要做,她只能忍了,下一道是八宝豆腐,八宝、八宝,配料不少,

豆腐、猪肚、海参、鱿鱼冬菇等,放入高汤熬煮,炖得差不多时,再加盐并用生粉勾浓芡,淋在豆腐上,一道大菜就算完成了。

将军过桥,实际上是一道以黑鱼为主的菜肴,至于为何叫这个名字,宋简茹也不知道,在烹饪学校学到这菜时,老师没讲,她也没问,后来也没上网查过,不管为何叫这个,好吃就行。

灌蟹鱼圆也是一道以鱼为主料的传统名菜,鱼肉制成的鱼丸柔绵而有弹性,白嫩宛若凝脂,内裹蟹粉,色如琥珀,浮于清汤之中,汤鲜味美。

最后一道蔬菜,炖菜核,属于金陵菜系,选用茎短、梗白、心黄、叶肥的的青菜为原料,经油锅将菜心放入油锅氽至半熟放入盘中,再用热油淋浇而成的一道美味,此菜棵形完整,菜叶鲜嫩,菜心柔软,味美鲜香,汤醇叶厚,其味无穷。

卫国公府的大厨也做了六个大菜,等到上桌时,六个冷盘、十二个大菜,两道甜点、两个点心,一个水果,也算是小宴席了。

宋简茹特意坐到谢衡身边,三年游历,她与他处得跟哥们似的,早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两人一边吃一边细谈,完全没有高门府第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文宛兰眉头微皱,不过当她悄悄巡过一遍公婆,发现他们对小姑子的粗鄙行为丝毫不以为意时,她也就识相的低头吃饭,只当不知道了。

方沐霖虽然懂、也守饭桌上的规矩,但是实际上,他出去应酬的多,要是饭桌上不说话,还怎么与人打交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大部分人情关系走动,不就是靠美食、美酒来的嘛,所以他觉得妹妹与小舅舅吃饭说话平常的很,没觉得不妥。

卫国公可是资深贵族,规矩比谁都懂,却一点也不觉得女儿吃饭说饭有什么不妥,甚至,他都参与其中,氛围真是挺好。

谢明珠看到女儿与弟弟亲近,家人与家人合得来,有亲情缘,她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阻止。

不知不觉中,一桌六个人,除了文宛兰,大家都边说边吃,其乐融融,极享家庭乐趣。

还有三天,儿子就要大婚,贴子连皇宫都送了,甚至因为这个喜气贴子,听说她的皇帝哥哥很久没有起床走走,这两天竟能下地走两步了。

太后老娘说她儿子的喜事大吉,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