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臣妾不求太子位,只求能和孩子一起伴随大汗白头到老。”海兰珠情真意切道,随便看了看襁褓中的婴儿。
他是多么可爱天真幼嫩,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宠爱。
“你啊。”黄太吉顿时提起斗志来。
自己要为了这个孩子继续奋斗。
自己需要更高的威望,更高的权势,更高的功勋,这才能让人无法质疑自己的决定。
三贝勒,二贝勒,必须要除掉了。
才能集中自己的力量。
先除去二贝勒。
要找个借口。
嗯,平时已经多加训斥,明日让对方再次出征东朝,对方孤立在外,肯定会犯错的。
东朝土地贫瘠,地方狭小,根本不可能成为藩王,对方迟早要回来。
想到这里,黄太吉做出决定。
次日一早。
汗宫里。
“如今我朝面临三方威胁,现在最弱一方就是东朝,以前几次大战,明朝都要征调东朝的火枪手,此为大恨也。”
“我要彻底解决东朝之隐患,让其对我称臣,彻底让其不能再与大明联络。”
“大汗英明。”大贝勒率先道。
其他人也纷纷称颂。
这是一目了然的战略。
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他们的优势就在于,大明不敢主动进攻了。
可以让他们随意选择该如何进攻。
这就是重大的战略主动权。
“我决定由二贝勒率本旗人马外带八旗各抽公中牛录,合计一万披甲人,白甲一千人,包衣两万,进攻东朝。”
“尔等意下如何?”
此时虽然黄太吉单独坐在汗位上,他还是不能一言而决。
实际上这样大的事,即便是崇祯也远远做不到的。
现在黄太吉只要在朝会上,与诸多八旗权贵们商量一番就做出决定,其集*之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南明皇帝了。
所以说独坐汗位,不过是将名副于实而已。
“大汗英明,先征东朝,可以避免以后的后顾之忧,我愿意领兵。”二贝勒阿敏一听,立刻应声道。
其实这半年来,他经常因为旗下人犯错,而遭到公开斥责,羞辱,已经忍无可忍。
然而他没有办法。
因为他不是老汗的嫡子,他是老汗兄弟的儿子,因为父亲和自己的战功和遗留来的牛录,才能被封为四大贝勒。
所以他也是立足最软的一个。
他要反,没人会帮助他的。
他本就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啊,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
其他人也纷纷请求自己领兵出战。
谁不知道东朝是个软柿子,比打大明和蒙*要软的多的多。
打大明,他们还有家丁和客兵很厉害。
比如白杆兵,若不是用投降的明军炮手和大炮轰击,要付出更多的死伤。
一直以来他们都自称没有什么大损失,甚至是零损。
其实完全不是那一回事。
他们一直在捕捉北面的野女真,因为双方语言差不多,而且野蛮女真更加凶悍,擅长用弓箭,擅长忍耐吃苦。
所以捕获来,给于土地和包衣,再加上皮鞭和斩首,靠着语言类似,十个人抓来,七个人能够迅速融入牛录中。
他们一直在抓,而女真人从独立到入关,总人口数一直没有大增长。
最后入关前也不过是20万丁口。
发了所有十岁到60岁的人,才凑齐七万人,然后又加上蒙*还有汉八旗,这才凑到十二万人,打败了李自成后,招降明军,才迅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