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都是很可观的,你可以理解为是刘青跟吴华碰头后就定下来要给你的一个交代,要卖给你的面子。”
“换句话说,他们早就知道武县的反应会比较激烈。”
“……”
“至于刘青的想法其实大方向不会变的,别说我有点了解他,就算不了解,也能看出来。”
“他属于暗降的,现在有了希望,有了机会,其它俗物根本入不了他眼了。”
“最后就是关于利益这个词,你的理解不够深刻。”
“或者说,你对体系内的人所谓的利益没有深刻的了解,这个名利场里,有些人为了有些利益恨不得卖父、送妻……所以,刘青跟吴华之间能求同存异实在正常不过了。”
“吴华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这个时间的长度刘青未必不能有耐心。”
“说起来也算是我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你,刘青跟吴华的不同追求让你把他们俩割裂来看,其实谁又说得准呢?”
林国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周宽当然能完全理解。
反正意思都在话里面。
结果或者说结论就是:
周总的几个电话换来了白华主动投入2000万去部署电商产业试点、周远初的代表身份、武县的退二线……等等收获。
总共花费了不到10元钱的电话费,获得了数以千万倍的收益。
这是一笔近乎不可复制的‘买卖’。
于是,周宽望一眼对面的老林,不紧不慢的说:“懂了,我做生意果然有一手,随手就是数千万倍的收益。”
听得林国福眉头紧皱,硬是一句话没说出来。
淦。
这玩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拿老子当答题机器了?
口水不要钱的吗?
“……”
晚饭后,林若漪驱车载着周宽回校。
路上,周宽笑着提了句:“后天我爸妈去你家拜访。”
林若漪那好看的水杏眼瞬间瞪大,然后踩下了刹车……
二更9000字,求月票(上章是我忘了加逗号,现在值得读者姥爷一张票吗~嘤~)
ps: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看到一些东西,想顺便聊两句(发布后修改,不算钱)
不记得哪天看到过后台一条评论,讲说我扑街这么久不火是因为有文青病,喜欢借主角之口讲人生感悟之类的。
本来也没当回事,毕竟站在不同立场上,总能各有道理。
今天仔细想想,其实是对的。
从重返到回塑都是类似的毛病,希望主角能有思想(智商),所以附加读书、学习、看毛五等等的设定,从而看似有逻辑的引用一些圣人总结出来的精妙观点。
实际上,思想、道理、人生感悟这些根本无需讲,哪怕将来列位中有如今不以为然又忽然如醍醐灌顶,顿觉当初为什么对偷名那扑街输出的观点不屑一顾……也不是我的功劳,因为其实并不是我讲明白的。
像是诸如资本、剩余价值中的绝对与相对、生产力关系、核心价值等等,听说基本上大学的毛概就已经可以了解得十分精通。
就算把课本知识还给了老师,也有可能会再想起来;
比如遭遇压迫就会产生思考,哪怕以前不怎么关心这些……而切身遭遇压迫以后所推动的思考一定会比我瞎几把写出来的文字更有深度和广度。
所以,属实是我犯了一些不必要的臭毛病。
身为一个扑街网文末流写手,让笔下人物有某些思想其实是超脱我本身的文学素养、知识体系、见识、眼界、格局的。
所以,破案了,那位老哥说得对,是我辣鸡了属于是。
这次反思也让我找到了下本书的大概方向。
网文的核心不是‘思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