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蜀地之争(2 / 4)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214 字 2021-09-05

意和倭国平等相处,倭国毕竟在名义上还是大明朝的朝贡国。东亚必须以大明为尊,诸国只能臣服附属于大明。

昂萨路带来的书信翻译好之后,朱琳泽览阅了书信。

书信中的内容无非是科奎拉表示愿意在海上为大明帮助,一起对付不胜其烦的海盗。

这些“海盗”自然指的是郑芝龙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

只是科奎拉并不想和荷兰东印度公司完全撕破脸,故而以海盗相称。

当然,这也是马尼拉方面不自信的表现,毕竟在远东的海上实力,目下荷兰东印度公司还是要强于西班牙马尼拉殖民当局。

科奎拉愿意主动和朱琳泽合作,倒不是因为他善心大发,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护好不容易打开的贸易商路。

毕竟每年上千万两的贸易利润实在是太香了,香到科奎拉愿意为之铤而走险。

西班牙人愿意出兵,朱琳泽是欢迎的。

彭嘉山海战证明他的海军完全有希望打败郑家水师,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进来搅局之后,不确定因素增加了。

尤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郑芝龙的千吨级巨舰,打破了朱琳泽在大船上的优势。

这种战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都不多,拿出来支持郑芝龙说明他们也是下了血本了。

要是西班牙人在远东的舰队愿意出兵襄助,这倒是能增加一些胜利的砝码。

只是西班牙的国力日渐衰微,无敌舰队已成过往云烟,再者这是远东地区,西班牙人也鞭长莫及。朱琳泽也不指望西班牙殖民当局能够多强大的舰队支持,但有总比没有好。

不过朱琳泽还是对西班牙人做出了限制,港口可以在战时为西班牙人开放,补给。但禁止西班牙人上岸作战,踏足大明朝的土地。

科奎拉出兵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商业贸易,这个要求昂萨路考虑了一番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朱琳泽写完回信,让昂萨路带了回去。

昂萨路走之后,王远对朱琳泽说道。

“闽王,郑家在台南的水师已经出航,似是要前往闽南,咱们是不是也将竹堑府福建舰队调过来?”王远请示道。

金门、中左所(厦门)都是郑芝龙长期经营的海上堡垒,要啃下这两块硬骨头,彻底将郑芝龙困在泉州府城和南安城,光靠陆军是不行的,必须海陆两军互相配合。

王远的请求合情合理,朱琳泽也有此意。虽然他和郑芝龙都大规模开发台湾,但二者的重心都还是在大陆。朱琳泽同意了王远的请求。

“福建舰队可以调部分舰船来闽,但也不能全调,具体调多少,怎么调,让李国志自己拿主意。”朱琳泽说道。

李国志长期待在竹堑,对当地的情况更为了解,具体调多好舰船来闽,留多少舰船防守竹堑这种细节上的问题朱琳泽还是让李国志自己拿主意,便不多作干预。

至于崖州蒋二蛋的南洋舰队,一来路途较远,二来规模也不大,暂时没有调动的必要。

此时的荆襄豫南地区,在清军退走,朱琳泽的主力也撤走之后。

大清、大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四川。

此时四川主要的地区则在张献忠的控制之下,张献忠在三方的包夹之下非常没有安全感。

清军遣大顺降将贺珍率军从汉中南下入蜀,有取蜀之意。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虽实力不如李自成的大顺,但也不是贺珍这等前顺降将可以拿捏的。

贺珍的几次入蜀都以失败告终,被张献忠击退。

但清军并未善罢甘休,阿济格和多铎见下荆襄豫南无望,便也打起了四川的主意,妄图在四川取得突破,打算占领四川之后再图湖广。

在贺珍战败之后,阿济格和多铎遣吴三桂、尚可喜并部分满蒙八旗兵挟明顺降军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