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呼罗珊的木鹿城(2 / 3)

西突厥蓝贵族后裔,家族一早就迁到波斯居住,原本是跟着纳斯尔的,纳斯尔死后又投靠了并波悉林,纳斯尔手下有一支实力颇为强悍的突厥精骑,眼下自然是由执失乌介,现名摩诃末者统管了。

并波悉林是波斯人,在麦加朝觐时就受到了阿拔斯的青睐,他提出的淡化部族矛盾、强化宗教认同的思路颇为阿拔斯认同,于是才能顶着大伊玛目的名义来到呼罗珊传教。

他担任呼罗珊总督后,沿袭了这一思路,不仅如此,还将民风剽悍的东呼罗珊人、突厥人捏合在一起,似乎有将他们变成世袭军人的迹象,就如同他让农户、匠户、商户永久性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样。

而刚才执失乌介所说的正是他目前正准备试行的,也就是将一些优秀将领封为戍守区域的领主,以督军、城主的名义领取管辖区域的税赋,除了上缴总督府的,剩下全部用在自己以及诸军身上。

这就有了后世萨曼王朝、喀喇汗国的雏形了,那样的做法最终让突厥世袭军人脱颖而出,从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汗国,此是后话,不再赘述,

听了执失乌介这话,并波悉林不禁皱了一下眉头,作为一个看起来极度虔诚的大食教信徒,并波悉林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笃信,他从麦加回到呼罗珊后,实际上却是将波斯传统、祆教、摩尼教、景教的部分教义融入到了大食教中,实现了大食教的“呼罗珊化”。

否则也不会在他振臂一呼时,整个呼罗珊的民众都会起来响应他,对于一个信奉了祆教上千年的地方,很难相信若还是以前那种硬桥硬马的传教方式他们会这样做。

但无论如何,在他看来,信仰是一件极为神圣的事情,最好是自愿信奉的,若是强迫信仰,无论是什么方式,似乎都是对宗教的亵渎,故此,当他见到执失乌介毫无羞赧地说出那句话时,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内心也在暗暗骂着,“果然是奴隶出身的贱人,你如此说,岂不是与那些祆教徒一样毫无羞耻感?”

但眼下他并没有过多责备他,他还需要武力强横的突厥人为他服务,在他另外的思想里,“虽然这些人都是奴隶出身,以前又是多神教的信徒,勉强成了真主的信徒,但在本伊玛目的率领下,在真主的指引下,做了应该做的事,那就是真主的子民了”

而在执失乌介心目中,如果自己能够像纳斯尔那样被封为某一地的总督,哪怕是一个城市的督军/城主也好,那就跟西突厥汗国的颉利发、土屯差不多了,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某地的王族。

而在纳斯尔死后,并波悉林并没有意思让执失乌介成为那色波城城主的意思,这怎么不让执失乌介急的抓耳挠腮?

在执失乌介身旁,还有一人,约莫二十出头,却是一副典型呼罗珊人打扮,与执失乌介相比,神态却安稳得多。

并波悉林见了也是暗自赞许。

“不愧是我忠实信徒卡赫塔巴的儿子,一言一行就像随时能得到真主指点一样,无论是面对危难,还是面临疑惑,都能稳若磐石”

这人叫伊本.哈桑,今年才二十出头,不过已经是吐火罗的总督了,是并波悉林最信任的两个人,传说他们为了并波悉林可以随时去死的两个人之一卡赫塔巴之子,另一人自然就是接替纳斯尔担任霍拉桑总督的齐亚德了。

“哈桑,说说你的看法”

“是,尊敬的伊玛目”,与执失乌介不同,贵为大区吐火罗总督的哈桑依旧面不改色,“若是没有北庭人的介入,我倒是同意摩诃末的说法,先占住土地,然后用重税等手段潜移默化,不过眼下北庭大军转瞬即止,就不能那么做了”

“河中诸国,除了贵族,大部分都是奴户,少数平民也是犯了罪的贵族后裔,信仰什么,如何信仰,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只要除掉那些贵族,将贵族的财物和女人、孩童赏赐给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