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投石车VS投石车(2 / 3)

未经历过战事的营头,他是否有些托大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无论是博格达营,抑或加强了的三百斤重的短管火炮,都不可能是他回到碎叶川的秘密武器。

他的秘密武器是一种早就存在的东西。

震天雷。

但这并不是重兵营用手投射的震天雷,也不是骑兵用的轻便的震天雷,而是用一种投石车抛射的震天雷!

就算在上一世,在大夏国的全盛时期,他也没有开发出榴弹炮,这一世自然也没有例外,不过在上一世时,由于大量加农炮的存在,稍稍掩盖了没有榴弹炮的不足,但在这一世他还是想办法让榴弹炮有了远程攻击的可能。

一种原本用来发射手臂粗细弩箭的车弩被他用来发射与弩箭一样沉重的震天雷了!

这种车弩在通过碎叶军工坊的改装后,用上包铁的车轱辘后,整体分量与三百斤火炮差不多,自然可以跟着偏厢车一起走,抵达战场时又可与火炮一样快速组装起来。

就是这样的震天雷,孙秀荣在阿利施附近的秘密基地试验了一年最后才能熟练使用起来,不过也只有博格达营有这种投石车。

一共有二十门,每辆投石车需要四个人来伺候,总共编制了一个队,百人规模。

而在用这种弩车进行抛射时,投石车的有效距离就在一里到两里之间,自然与发射时的角度与位置有关。

眼下是在平地上,当投石车以四十五度角将震天雷推出去时,最远距离可达七百米!

双方在沉默中对峙了大约一刻的时间后,孙秀荣终于率先发动了。

“呜......”

时至今日,碎叶军自然抛弃了以往的牛角号,已经用铜号取而代之了,这个声音并不是发动进攻的号声,而是吸引各个队伍里的旗鼓手全神贯注观察、聆听的号声。

接下来便是鼓声了。

“咚......咚......咚......”

三阵悠长的鼓声,三阵大鼓声,每次鼓声之后间隔时间大约六息,这是提前一日商量好的,“采用第三方案”。

为了迷惑敌人,这样的鼓声一直重复了三次,听到这个鼓声后,藏在博格达营最前面的投石车队已经准备好了,而掩护投石车的骑兵则做好了从大阵里撤向两侧的准备。

果然,在敌人的疑惑中,当连续三次鼓声结束后,处在最前面的三排骑兵突然从大阵两侧出去了!

于是,不像大食军那样采用紧密阵型而是四个大方阵,方阵之间留出大量空隙的策略便昭然若揭了!

当骑兵完全撤到最后面后,便将最前面的四十门火炮,二十门投石车露了出来!

火炮在最前面,投石车位居其后。

“咻......”

当投石车队的旗鼓手看见队正手里的红旗挥下时,赶紧擂响了面前的大鼓,这种大鼓比中军的略小一些,响起来的声音也比中军的短促一些,是连续三声“咚咚咚”。

此时,由于士卒高度紧张,若还是由中军的大鼓发出发射命令,那多半是要出错的,不过由己方长期训练下来极为熟悉的鼓点发出就不存在了。

只见投石车的士卒用铁锤敲向投石车,不不不,我等还是将其称为“弩炮”较为妥当,弩炮的悬刀纯用人是扣不动的,只能用铁锤敲打才行。

而弩炮放置震天雷的地方与普通车弩又不同,普通车弩是一道直径约莫一寸的半圆形凹槽,但弩炮却是一道直径约莫六寸多的半圆形凹槽!

而震天雷也与普通的大不同,放置在弩炮上的震天雷一半表面较为光滑,紧贴着凹槽,一半还是以前那种粗糙的模样,当悬刀松开时,直径约莫一寸长,用牛筋、丝线、鱼胶混合制成的弩弦猛地弹向处在凹槽里的震天雷!

震天雷粗糙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