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八十高龄了,我还跟他计较个什么劲啊,后来又想着推广种植番薯乃是能活人无数的大功德,所以我就让人把他住的院子保护了起来,还留了两个士卒跟在他身边伺候着。”
朱劲松当时就笑了。
幸好陈世元碰上的是朱二旦而不是罗马士兵,也幸好朱二旦被骂了之后也没有直接拔刀砍人,要不然这番薯的推广种植可就成了大问题了。
心里略微放松了一些之后,朱劲松便望着柯志明吩咐道:“派人去一趟胶州,看看陈世元老先生的那本书到底写完了没有?”
等柯志明躬身应了下来,朱劲松又在心里暗自盘算一番。
面对旱情,组织百姓打井是一个办法,推广耐旱作物也同样是一个办法。
但是,推广耐旱作物毕竟还是需要时间的,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靠着打井和推广耐旱作物就把这场旱情度过去,明显不太现实。
最靠谱的办法还是想办法弄到粮食。
而想要弄到粮食……
如果不顾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山西、直隶这些同样也遭了旱灾的地区的百姓死活,那朱劲松倒有的是办法弄来粮食,毕竟钱能解决掉世界上大部分问题,粮食问题显然也在其中。
想了想,朱劲松干脆望着刘怀文道:“咱们现在还有多少银子?够买多少粮食的?”
一听到朱劲松的问题,刘怀文就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
大当家的这是打算拿钱买粮食?
整个山东再加上整个河南,还有从直隶那边逃难过来的百姓,得多少钱的粮食才能够?
刘怀文有心说已经没钱了,但是一想到那些有可能被饿死的百姓,没钱这两个字就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沉默了半晌后,刘怀文才吧嗒着旱烟锅子说道:“钱,咱们孟良崮多少还有点儿,去年的秋税和今年的春税加起来原本应该是一千三百多万两,可是随着直隶那边有断有百姓逃难过来,陆陆续续的花出去不少,咱们现在差不多还有个七百多万两。”
“要是按照平时的粮价,每石米折银一两,咱们差不多能买七百多万石粮食,差不多就是七万万斤。”
“咱们山东百姓加上河南百姓再加上从直隶逃难过来的百姓,大概有个两千多万,就算是两千万人,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粮食,一天就得消耗掉两千万斤粮食。”
“七万万斤,也就只够一个多月的量。”
“当然,要是算上百姓家里原本的存粮,还有咱们原本在各地常平仓里储备下的那些,应该能支撑更长的时间。”
“尤其是等到年底的时候,咱们还能再收到一笔秋税,我估摸得有个几百万两,到时候又是几百万石粮食,若是省着点儿,撑过这场旱情的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说到这里,刘怀文又变得有些迟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河南那边刚刚归附咱们不长时间,那边的常平仓应该是指望不上了。”
“而且,随着天下大旱,粮食的价格也必然飞涨,哪怕是一石粮食从原本的一两银子飞涨到三两银子都不稀奇。”
朱劲松嗯了一声,曲起手指,慢慢的敲着桌子。
粮食,还是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