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柳大善人牛批!(3 / 4)

埋葬大清 天煌贵胄 219 字 2022-06-03

认同,柳大善人干脆把心一横,咬牙道:“这些卖身契,自然都是真的。”

“不过,大人们可以仔细看一看,这些卖身契都是乾隆年间已经签下的,我柳家也是真金白银给了的,两迄不欠。”

“虽说当今皇帝陛下登基之后下诏不许蓄养奴婢,可是我柳某人也从来就没有把他们当成奴才看待,这些卖身契也只是收藏在家中,并没有仗着这些卖身契要求他们什么。”

“若是老爷们不信,大可以问问这些签了卖身契的人——除了他柳二伯,这种卖主求荣的小人,他说的话又岂能相信?”

然而正当松江府农会扛把子陈胜利要继续追问这些卖身契的问题时,巡查御史却忽然冷笑一声,拦住了陈胜利:“当今陛下在登基之初,就已经明令不许蓄养汉家子和汉家女为奴婢,原有卖身为奴者,一概要经官放良,若其本人钱财不足以赎其身者,由当地官府代为支付,许分十年偿还,若有私藏卖身契者,视为大不敬,柳大善人难道不知其令?”

松江县知县当即就站了出来,拱手道:“柳大善人知晓此事,并且率先响应,松江县存档之中有柳大善人亲手画押的文书为证。”

松江县知县简直快要恨死柳大善人了,同时又在心里暗暗感激朝廷定下的制度——类似这种需要通知到所有人的告示,必须得有记录,像柳大善人这种涉及其中的乡贤士绅们更是要签字画押才行。

如果不是有柳大善人亲自画押的文书,只怕这柳大善人就要歪嘴胡说,决不会承认他知晓这份告示。

毕竟,不知而罪和知法犯罪,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一旦坐实了柳大善人不知道这份告示的事情,那责任就会落到松江县知县的头头,松江县知县又如何能不恨?

只是被松江县知县这么一说,柳大善人却也想起来了这档子事儿。

来不及细想,柳大善人便开口辩驳道:“草民只是想要留下这些文书做为念想,私藏文书,确实是小人的罪过,只是小人的家人皆不知情,还望大人明鉴!”

都察御史当即哈的笑了一声,望着柳大善人喝道:“柳大善人!这些卖身契都是建夷之时的文书,你私藏下来做为念想,只怕你不是念想以后看不到这种文书,而是念着建夷!”

不等柳大善人辩驳,松江府农会扛把子陈胜利却又接着问道:“我问你,你家中私藏的那五十余份田契,也是留下来做为念想了?”

被柳胜利这么一问,柳大善人一时之间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按照都察御史刚才的说法,收藏了那些建夷时期签订的卖身文书就已经是念想建夷,如果再中上这些田契,那岂不是坐实了自己给钱聋老狗那一家子招魂的事情?

正当柳大善人寻思着该怎么回答这个送命题的时候,陈胜利又接着问道:“你派遣柳二伯之子召集人手,去钱某、李某、张某家中放火之事,你又做何解释!”

巡查御史也跟着问道:“本官与锦衣卫和农会的诸位同僚去你家搜查之时,却发现你家长子柳传善、次子柳元庆皆已经收拾好金银细软,柳传善的书房中还有这些大逆不道的书信,你又该做何解释!”

说完之后,巡查御史便让人拿了一堆书信给柳大善人,却是柳传善写给一些乡贤士绅们,说自己即将远走海外,希望这些人能帮自己搜集某些书籍的书信,而柳传善所谓的某些书籍,又基本上都是《天工开物》之类的书籍。

巡查御史接着喝问道:“令公子要出海,自然没有人拦着他,可是他要带着这些书籍前往奥斯曼和神圣罗马帝国,你柳大善人又做何解释?莫非你不知道陛下已经下令征讨奥斯曼?令公子此举,又与资敌何异?”

柳大善人的一颗心,彻底沉到了无底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