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茜茜只能点头答应。她滑动着手机,寻找着可以求助的人。找爷爷奶奶?要是找了他们,最后来帮忙的还是爸爸,妈妈要挨好几重骂;找姥姥姥爷?他俩年纪大了,只会干着急,只会让舅舅和小姨来帮忙。但他们都是普通人,肯定进不来。钱茜茜感受到了一阵绝望,甚至是恐慌——她和妈妈不会饿死吧?
社区群里正在统计需要采购的物资,钱茜茜第一时间报了上去,别人家里都有充足的年货,恐怕只有她这么积极地买东西。吴海兰很内疚:“对不起,妈妈只顾工作,让你跟着受苦了。”
“不会啊。”钱茜茜说道:“这怎么是你的错呢?我都这么大了,本来我也可以准备年货的,但是我天天躺在家里,就耽误了。”
“没事,家里还有糖,有饼干,有挂面,还有几条鱼,咱们忍一忍,肯定饿不死。”
母女二人互相打着气,忍不住笑了。钱茜茜想起阳台上好像还放着几箱水果,好几天没管了,把冻坏的挑出去,应该还有几个能吃的。钱大小姐从来都没有这么艰苦过,她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珍惜吃的,再也不浪费了。
但是刚到阳台,她就看到了一个快递箱子。
“妈,表哥寄来的年货,你没有拆?”
“没有啊!我忙死了,阿姨取回来之后,我就让她先放在阳台上了。”
母女二人把箱子抬了进来,将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了出来——两包紫菜,一大包琵琶虾,好几条冻带鱼、冻鲅鱼,黄桃罐头、樱桃罐头各一个,还有几包外国进口的方便面。但是最显眼的,还是一大包口罩。
母女二人面面相觑,钱茜茜激动地喊了起来:“咱不用凑合着吃啦!”
吴海兰摩挲着那些东西,动情地说道:“你这个表哥……真是心细如发。”
“我们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口罩。”钱茜茜开心地说道:“我还想给佟童哥寄口罩过去呢。”
就在年前,吴海兰经不住父亲的软磨硬缠,出了二十万,买了弟妹厂里的两台机器,跟熟悉的工厂主说好了,把机器放在了工厂里,说好盈利后利润一人一半。本来工厂主没抱多大希望,毕竟口罩的利润很低,但是没想到遇到这个关头,嗅觉灵敏的人会立刻闻到发财的气息。
吴海兰起起落落经历得太多了,尽管她知道口罩的重要性,但是她没有欣喜若狂。她跟工厂主商量,生产出来的口罩要捐一部分,口罩的价格不能定得高于市场价,她希望生产的口罩能帮助更多没有能力买口罩的弱势群体。
她打电话的时候,钱茜茜就在旁边听着,她蹙起眉头,说道:“人家都利用这个机会发财,你可倒好,赚的钱还不够你做慈善的。”
“不是慈善,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吴海兰平静地说道:“一个店生意的红火,往往需要整个商圈的烘托;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就需要社会环境的扶持。只有疫情快点过去,我们才能快点过上正常的生活。”
“原来是这样。老妈,你真厉害,格局超级大!”
得到女儿的夸奖,吴海兰开心地笑了。
钱茜茜又问道:“那人家厂长怎么说?”
“你猜?”
钱茜茜摇摇头:“应该很难接受吧!毕竟……这是个发财的大好机会。”
“人家很爽快,只回了我一句——我怎么可能发国难财?我也是个有良心的人。”
听到这话,钱茜茜瞬间泪目。人以群分,妈妈的好朋友果然也是有胸怀有格局的人,哪怕他们都是普通人。
收到了佟童寄来的年货,可以再做几个菜,凑一顿还能过得去的年夜饭了。吴海兰开心地忙碌着,做好饭之后,给佟童打了视频电话。那时已经将近午夜十二点了,佟童依然很快把电话接了起来。
钱茜茜俏丽的脸庞先出现在了画面中,不得不说,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