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院内亭里(2 / 3)

昆仑小师叔 火炉糖粥 3253 字 2020-11-18

匆远去,他可没忘,武当还有他的机缘,去晚了,说不定就没了。

步行半月,又是一日清晨,洛阳跃下小舟,循着曲折的山路,近了书院,进入草甸。

环目四顾,自上下远观的粉粉嫩嫩的花树并不是一种,最旺的是杏花,最夺目却还是桃花,几个士子放下书本,仰着小脸偷偷看着这个打扰自己清静的人,满是羞怯。

走过山路,古色古香的书院越来越近,后方那座被云雾遮蔽大部分容颜的大山看起来甚是苍翠,满山的清香,琴瑟和鸣,泉水潺潺,叫人不由心旷,展露笑颜。

山后鸣钟被清脆击响,早课时间,掩雨廊里的数百名学子在书院教习的指挥下鱼贯而出,走过书院正楼栏下平道,向院内走去。

山外古亭,有僧道相对饮茶手谈,尚是清晨时分,晨光正好,兴致正好。

僧人身着金丝大袍,约摸三十岁出头,秀眉大眼,端是容颜宁和,举手投足间有脱尘之意。

手拨念珠,目落纵横线间,得见老友犹豫,继而歪头望向山间书院,开口问道:“听说……夫子很高。”

那位道人仪表庄严,迟疑良久,落子棋盘,抬头应道:“夫子教化苍生……理应极高。”

“我没见过他,他究竟有多高,比少年祖师如何?”

“我也没见过,怎么知道他?”

“大秦国师都不知道?”

“祖佛护法不也一样不知道?”

院内,热闹的掩雨廊平静下来,洛阳上前几步,对那教习躬身虚礼,未待开口,听那教学冷冰冰的说道:“跟上!”

洛阳撇撇嘴,同教习进入一间书舍,相对而坐,教习从乱糟糟的桌上寻出一张白字,端详片刻交给洛阳。

洛阳深吸一口气,感觉心中四下微凉,双手接过卷纸,定神细看,见墨卷上有一道题目,约摸十数个字,上面写着: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因为幼年的流浪,洛阳很擅长控制情绪,或者说擅长压抑内心情绪,无论心中是黑夜阳光,惊涛还是镜湖,展现出来的始终是那副分外淡然的模样。

陈虞凝视着熟悉的一切出神,这儿是她的第一个家,难以自抑地想起那段寒暑不辍文理的勤学生涯。

那个暑假是最后的暑假,有些东西倒是久违了……

“快些,你不会是不会吧?他可等着答案呢!”

陈虞回神,再看了眼题目,无需计算,张口答道:“大僧二十五,小僧七十五!”

黑衣洛阳懒得考量对错,径直将答案说与洛阳,洛阳看看题目,没接教习递过来的纸笔。

“放弃了?这还有简单些的……”

“大僧二十五,小僧七十五!”

洛阳轻声说着,教习明显失神,这题算不得难,可对于一十五岁的孩子也算不得简单,此子倒是不负盛名。

“跟我来吧,别耽误了早课,越好的天赋越需要努力。”

洛阳起身,正欲跟上教习,陈虞开口道:“告诉他,直接找夫子!”

黑衣洛阳撇撇嘴,如实转达,洛阳停下脚步,躬身虚礼,道:“凡情先生带路,陈虞陈前辈托我来见夫子……”

“跟上。”

静默片刻,教习再度迈动脚步,同样的说辞,内里却少了不少清冷。

……

……

朱红亭里,道人端详着叫他为难的黑白子,伸手撩拨春风,几道明光透过轻云,道人失笑,食指微顿,随着这个动作,棋瓮内跳出一颗墨玉黑子,悄然落入局内,恰在那改变局势的纵横交错之处。

做为大秦的国师,莫远山侦破棋局自然不足为奇,奇的是他此时的眉尖蹙的很紧,盯着对面和尚的落子,心有忌惮。

横刀立马,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