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者不杀!”
在马坊镇四周的山地,数万大军出现,围攻进入马坊镇的王平的无当飞军。
王平扫视四方,皆是漫山遍野的敌兵!
“这不是马坊镇的兵马!”
沉稳的王平此时也大受震撼。
马坊镇就只有几万人口,不可能招揽出数万大军。
这些大军,很有可能是更北方的诸侯派来占领马坊镇的兵马!
王平此时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留在马坊镇和人数远多于自己的敌军交战,而是带领无当飞军向南边突围。
两千无当飞军,根本无法与数万敌军抗衡,尤其王平带来的弓箭数量有限。
两千无当飞军,为了轻装行军,随身携带的弓箭也就只有数万而已。
无当飞军连射毒箭,敌兵中箭,倒在途中,后方的敌兵前赴后继杀来,要围歼王平这一支无当飞军!
“你们随我在前方开道,其余人等,使用弓箭掩护!”
王平见形势危急,于是身先士卒,带着三百无当飞军,拔出佩剑和环首刀,在最外围砍杀敌兵,而位于中间的无当飞军机械地射箭,清扫对面的敌兵,减缓王平等人的压力。
王平的无当飞军每向前一步,就会有人倒下!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出现在马坊镇附近的丘陵之上,俯视下方正在苦战的王平和无当飞军。
安禄山的军师站在此人身边,对那人说道:“大王,这是张华麾下的无当飞军,主将为蜀汉王平。”
大汉说道:“击败古之名将,还真是令人热血澎湃,即使逐鹿失败,也此生无憾了吧。”
谋士答道:“大王不必妄自菲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王败寇,只要取胜,便是千古明君,若是失败,便是流寇。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
三原镇,张华将主力兵马移驻此地,与咸阳镇的秦军、长安镇的唐军对峙。
三方势力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张华成为势力最强大的秦川诸侯。
张华打压和收拢胡人部落,从中挑选最凶悍的战士,进入义子营,训练成曳落河。
两个月后,第二批曳落河骑兵将可以训练完毕。
张华又张贴告示,招揽原本安禄山领地的人才。
张华吞并安禄山势力百万人口,按照人才的比例,怎么也会有一些不愿意投靠安禄山,却隐居在安禄山势力的人才。
张华不惜重金,令各镇、各村张贴告示,重金招揽人才。
果不其然,一些县令、举人、秀才、进士,纷纷毛遂自荐,其中还有一个南宋的知府,张华一一任用。
这些人才之中,还没有出现耳熟能详的文臣武将。
不过仔细想想,耳熟能详的名将和名臣,本来就是凤毛麟角,而且多数会投靠大势力,很少会选择隐居。
在张华以为无望时,一个士人主动前来拜访张华。
“在下苏代,乃是燕国人,愿为公子效力,合纵连横,一统秦川之地,成就霸业。”
这个士人豪言壮志,主动要求出仕。
“苏代……”
张华对此人没有什么印象。
战国时期的燕国人,张华认识的有乐毅,不过乐毅的祖先是魏国名将乐羊,不会以燕国人自称。
另外一个张华认识的燕国人,那就是纵横家的苏秦了。
战国时代最有名的纵横家,莫过于张仪、苏秦二人。
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
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也即是南北向的六国结盟,以六国兵力抵御兵力最强大的秦国。
张仪恰恰相反,站在秦国的立场,主张连横,也即是秦国与各国结盟,远交近攻,瓦解合纵。
于是就有了合纵连横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