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的祝英台,应该说不了几句,就会直接开骂,然后被打一顿,灰溜溜地放弃这个想法。
可谁知道,他不仅没有遭遇暴力,还成功地发展起来几个小队员。
首当其冲的就是王蓝田,也不知道这位是受了什么刺激,居然陪着梁山伯胡闹,还扯出一句口号来:
公道,在人心!
礼仪,立于品!
然后,有了荀巨伯那个没脑子的加入进来,整个事情就彻底失控了,根据王凝之的估计,这哥们估计根本不懂他们在干嘛,只是觉得这种活动很热血,就马上参加了。
就这样,万松书院,史上第一个带有邪教性质的组织就建立起来了。
没有加入的学子们,只觉得仿佛生活在地狱中,因为他们会无时无刻地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对你进行友好而耐心的劝说。
从一举一动,到一言一行,甚至连食堂里,几个边吃饭边吹牛的同窗,都被迫接受了这些人在耳边不断地劝说,忍耐了一会儿,实在无奈,只能放下碗筷,宣布加入组织。
就连马文才,都没有幸免,虽然鼓起了拳头,却发现自己也不能一次殴打十几个同窗,只能恨恨地丢下碗筷,饿着肚子跑了。
短短的时间内,这个组织以一种蓬勃得不得了的姿势在肆意地扩张着,甚至连仆役们,书童们,都被这股潮流吸引住了。
根据徐有福的回报,书童们最近也在指导下,成立了一个类似组织,主旨是为了维护各家公子的形象,即便是书童,也应该克己复礼为仁,具体的行为就是夜里不打牌,白天不发呆,如果有可能的话,也要读点书。
不过徐有福偷偷给王凝之讲了,这股风潮在书童之中,明显有点儿流于形式了,每日早晨起来,大家也要一起喊个口号之类的,不过到了夜里,打牌的,下棋的,依然不绝。
有那么几个自觉维护秩序的,过去想要制止,然后就加入了打牌队伍中。
至于仆役们,就更别说了,忙活了一整天,谁还不想找点乐子了?
用厨房里一位五大三粗的厨子所言,那就是:
“老子一个做饭的,还要立地成圣不成?有本事别吃啊!”
直到最后,荀巨伯和祝英台,居然在课后找到一位平日里比较懒散,习惯给学子们上自习课的夫子,要求他端正态度,克己勤勉。
这一次的事情,只有他们两人,就连梁山伯都知道有多不该,可是天真无邪,向往光芒的祝英台,加上一个热血青年荀巨伯,完全不虚。
于是,浩浩荡荡的道德修正活动,被无情地镇压了。
据不完全小道消息,也就是从王兰那里打听出来的消息称,那位夫子跑到山长面前哭诉,认为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然后,在山长的默许下,陈夫子为首的一众夫子们,狠狠地拆散了这个毫无道理的组织。
并且作为首脑人物的梁山伯,祝英台,荀巨伯,加上一个王蓝田,被罚打杂工,抄书,以及打扫卫生。
这一天,傍晚的凉风飒飒而来,黄昏的晚霞将天边印成一片瑰丽之色,王凝之哼着歌儿,从钱塘玩回来,踏上书院的青石路,就看见了一个孤傲的身影,手持扫帚,屹立在小青峰的山门口。
驻足看了一会儿,王凝之吸了口气,突然觉得,王蓝田仿佛变了个人,居然有那么一点,精气神了,上前开口:
“蓝田兄?”
转过身来,王蓝田神色自若,似乎没有了平日里对王凝之的恐惧感,眼里倒映着晚霞,点了点头,“凝之兄。”
王凝之又走上两步,和他并肩而立。
远处的钱塘,已陷入最后的一丝日光,几家灯火,就如阳光不慎落下的斑点,亮了起来。
“你是在干啥?”
“思考。”
“不用扫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