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做个包工头(4 / 5)

卖点,他倒是干得还行——但是经营一个外卖站点,实在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也不需要长远的目光考虑,那些都是公司管理层考虑的事情,他们只负责后台接单,然后根据外卖员的位置派单。

这样也是网络后台搭建好的系统,站点上只要根据基本要求操作即可。

只不过赵远章在这里赚的钱不少,毕业的时候,已经攒了好几万块,在同时毕业的同学当中,算是非常有钱的一个。

“你大伯的工程队有多少人?”马光明没有直接回答,反过来问道。

赵远章有些尴尬地笑笑:“这个没数的,有时候工程量大,会临时去招一些人,固定的大概就十来个。”

这一点马光明也是清楚的,阳江是建筑大县,除了一建这样的大公司外,还有中星建设、阳光建设等几家较大的建筑公司。

这些建筑公司自有的建筑工人并不算多,往往都是接到了大单之后,再将任务划分成几个工区,交给不同的包工头去做,也就是俗称的转包。

有时候不但有二包,还会有三包、四包……

反正只要能按时完成甲方的工程,转包给谁都行。

“你大伯喊你参加他的工程队,你是会砌墙还是会搬砖?”马光明不解地问道。

要说工程队找个瓦匠,马光明还能理解,但赵远章在建校里,肯定没有学过瓦匠活。

赵远章嘿嘿一笑,又喝了一大口啤酒:“是这样的,我大伯没有儿子,现在年纪大了,在建筑工地干不动了,想让我去接他的班,做个包工头。”

这大概是原先轨迹发生的事情。

还让他继续沿着这个轨迹走下去吗?

做个包工头也挺不错的,尤其是城市化进程还有若干年的情况下,包工头还是能红火很长一段时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越来越精细化,开发商将工程总包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将任务分解下派给各个承建商,承建商自己有工人,有固定合作的材料商,就可以接过来。

如果自己人手不够,还可以再分解下派。

“你大伯现在承建的是哪个工程?”马光明继续问道。

“新阳房产的那个地块,那时候可是地王啊,很轰动的。”赵远章回道。

马光明想起来了,当时他跟郑亚军一道参加了这个地块的拍卖,新阳房产的陆华西势头强劲,一个多亿拿下了这块宝地——只不过陆华西出于等楼市这颗子弹再飞一会儿的考量,工程拖到下半年才开工。

而下半年之后的楼市,已经呈现出要降温,甚至转凉的趋势,陆华西打算十一节假日的时候搞个一期开盘,恐怕一时半会之间,很难收回成本。

“你自己怎么样?”马光明问道。

赵远章有些犯难:“我大伯说,我接他的队伍的话,一年二三十万还是有的。”

这显然要高于他在阳江外卖站点的收入,否则他也不会这样纠结。

“那你就回去做个包工头。”马光明也不想阻挡人的财路。

赵远章闷了一会,说道:“这个站点我就打算交给一直跟我的小徐,前段时间我没空,都是他在忙着,也做得挺不错的。”

这算是给外卖站点找好了负责人,避免了他回去做包工头之后,耽搁了大明外卖的事情。

“这个不要紧,那就交给小徐去经营,原本给你的收入也都给他,”马光明边吃边说道,“你回去做这个包工头的话,我建议你带队去安州,多招几个工人,我让阳江一建给点活你干干,包准你一年能赚个几十万上百万的。”

“真的假的?”赵远章在大明外卖站点虽然也赚得不少,一年下来现在已经可以有十万的样子,但搞个工程队,一年就能上百万,显然更有吸引力一点。

马光明这话倒不假,安州城南的大明广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