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马光明自然是不过瘾的,点点头:“那就再来点。”
说完,自己动手倒酒。
郑秀正好过来,忙嚷嚷道:“怎么又喝了?第一次喝少喝点。”
马光明顿时很诚恳地说道:“我上了高中之后,就开始逐步远离你们,将来上了大学,更是难得回家,你就让我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孝敬孝敬我老爹吧。”
郑秀见他说得情真意切,一下子倒不好意思再反对,只好说道:“好,那就再喝一杯。”
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有奸计得逞的笑意。
“我真不建议你去红旗建筑公司,现在公司才上路子,我安排了两个专业人士担任经理,他们的办事能力还是可以的,你就做个甩手掌柜,不是很好吗?”
见老头子还是坚持要去建筑公司,马光明赶紧劝说道,赵远章和李小伟虽然只是刚毕业不久的中专生,但好歹也是学建筑出身,算是“专业人士”。
倒不是因为别的,知父莫若子,马建国性格相对沉闷,而且几十年来一直做的都是技术活,真放手让他去管理,那是要出问题的,到时候赵远章李小伟等人,碍于他是马光明的老爹,又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那么对于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马光明从内心里反对企业家族化,因为家族企业往往容易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很容易让具体的管理者无所适从。在企业创业阶段的时候,一些矛盾还会被创业的激情所遮掩,但是到了稳步成长期,利益的分成,位次的高低等等,都会带来不必要的矛盾。
甚至会因为巨大的分歧,而导致父子、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而且家族式的企业,往往对外来的人员、资源带有一种天生的排斥感,那些外来的骨干,也很难在这样的企业中找到主人翁的感觉,便会始终是一个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企业当中。
七大姑八大姨的,来了还要当干部,这就必然挤占了宝贵的资源,让外来人才难以有上升的空间,难以有指挥决策的权力,也就没有了获得感和存在感。
当然,郑亚军是个例外。
尽管他是马光明的表哥,但是他本身具有房地产公司的工作经验,而且随着公司的发展,他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马光明给予了他一定的股权,换句话说,他也就成了公司的一个小老板,大明集团是马光明的,也是他郑亚军的。
再者说,现在马光明之下的是孙希宁,一个更富有进取心的管理者,郑亚军的位次还在孙希宁之下,有什么意见分歧会通过会议来协商讨论解决,不存在一般家族企业的弊端。
换句话说,倘若亲朋好友当中,的确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肯埋头从一线做起,有了成绩才提拔的情况下,马光明倒也不反对他们进入公司。
只是,老爹马建国,压根不是这块料。
更何况,他是马光明的老爹,太上皇一样的存在,到时候外行指挥内行,马光明还不能跟他过分计较,那公司的中层们就会困惑不已,没有了方向。
“我是不放心外人啊!”马建国支支吾吾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马光明笑笑:“古代皇家内部,都是自己亲人啊,不一样斗得你死我活?只要公司管理制度完备,督查制度健全,就不用担心别的事情。”
马建国在这个问题上哪里说得过马光明,闷了一会儿:“那我还是继续在机械厂做吧。”
“你想继续在机械厂呢,我也不反对,但你想去阳江呢,我也欢迎。”马光明不再坚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纵然是亲爹亲娘,也没有必要让他们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哪怕这个人是亲生子女。
年轻人孝顺父母,总觉得让父母根据他的想法去生活,就是为了父母好,未免把这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我可不愿意继续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