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玄奘:我要众生,皆明我意!(4 / 5)

沙僧道:“左右无事,不如师父给我们讲讲故事,我们也歇歇脚。”

“我佛世尊如来未成道时,曾在舍卫城,与一位独孤长者讲经。

长者想要买舍卫国太子的一处庄园为法台,太子故意为难,考验独孤长者的诚心,要铺满庄园的黄金才肯卖。

独孤长者对于钱财半点不在意,以黄金为砖,铺满整座庄园,买下了这处园子,‘布金’二字就是这么来的。

据说大雨滂沱之时,还能在山间捡到珠宝,一些有缘人,能够捡的到!”

猪八戒道:“老猪受菩萨点化,自然也是有缘的,等我捡几块金砖,去前方的城镇换几件衣服穿穿。”

孙悟空道:“你个呆子,且不说这故事过了多久,便是当初,那些黄金也被太子拿去,谁会留给你!”

“万一,万一呢?”

“万一你捡到了,我也不求你分我半块,与我买几筐水果就是了!”

“却不知佛祖当初讲的什么经?”

“这我知道,佛祖讲的是《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说话功夫,布金禅寺寺内僧人迎了出来,请玄奘去内堂叙话。

吃过斋饭,又有布金禅寺的上代方丈,足足一百零五岁的老和尚来此。

双方讲了一会佛法,忽然听到一阵啼哭之声,声音非常的悲切。

老和尚道:“弟子年岁百余,略通人事,每于禅静之间,也曾见过几番景象,圣僧师徒与他人不同,若言悲切之事,非这位师家,明辨不得。”

玄奘道:“却不知有何事?”

老和尚道:“去年今日,贫僧在园中赏月,忽一阵狂风吹来,转而传出哭泣声,走过去看,是一美貌女子。”

“啊?”

“我问她,是哪家女子,为何到了此处,又为何在山间啼哭?

她说她是天竺国公主,在赏月的时候,被一阵狂风给卷到了此地。

出家人慈悲为怀,遇到此事,自当要相助一二,但寺内并不安全。

我便把她锁在一间空房内,将那房砌作监房模样,门上留一小孔,仅仅只能递过去饭碗,每日递送饭食。

对寺内僧人,则是宣称抓到了一个妖怪,但佛法慈悲,普度众生,不好伤她的性命,便只关在别院之内。

那女子倒也灵秀,担心为寺内僧人所玷辱,尿里眠,屎里卧,白日里说胡话,夜里因为思念父母而啼哭。”

“既然是天竺国公主,入皇城通知国王,让人把公主接回去不就行了?”

“圣僧有所不知,我曾经化了妆去城内探查,发现公主并未遗失,于是乎更加不辨真假,只能继续关押。

圣僧是大明神僧,想来必有明辨妖孽之法,便请圣僧广施法力,降服作乱妖孽,还公主一个清白。”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正常,还要感念老和尚是好人,老和尚确实是好人。

但只看公主的作为,便属于细思极恐中的细思极恐。

公主是什么人物?

笼中金丝雀,不能说不谙世事,至少对于皇宫之外知道的不多。

一个不谙世事的公主,还是天竺佛国的公主,到了寺庙之后,立刻便开始尿里眠屎里卧,不为别的,只是担心为僧人玷辱,可见天竺的情况。

若是只有公主这般作为,还可以解释一二,偏偏老和尚也是这般想法。

这说明什么?

就连这位一百零五岁的老僧,对于寺内僧人也分毫不见半点的信任。

不过,和尚贪色本就是古典中的常态,老吴开涮过数次,施耐庵更是为和尚贪色找到了理论基础。

什么理论?

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根本原因在于一个“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