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于东瀛,各种漫画中非常的常见。
古代行文中也有,比如武大郎曾经称潘金莲为“大嫂”,这个称呼似乎不太合适,但在武家,潘金莲确实是大嫂。
现代有没有呢?
那就要看八零九零童年回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
另外,寇员外这个夫人,那可是非常的了不得,堪称是“贤妻良母”。
这位夫人姓张,小名“穿针儿”。
自从娶了穿针儿,寇家事事顺遂,种田又收,放帐又起,买着的有利,做着的赚钱,很快便赚出万贯家财。
这里就有人问了,种田,经商,这都是正当活计,怎的还有放帐?
嘿嘿!
还真就有放账,而且这并不是老吴胡乱编排,历史上却有和尚做这行当。
放账的和尚,可以追溯到唐朝,并且间接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
很多人都说宋朝商业发达,宋朝的商业确实很发达,却不知唐朝时期,和尚为了放账收账,已经有完善产业链。
历史著名的唐武宗灭佛,便有这方面的原因,和尚真的是又有钱又有人!
上个世界,即便是那些修行有道的佛寺,或多或少也有这些事情。
只不过随着吕云澄崛起,又借助普渡慈航提前推动灭佛,清除了大批的蝇营狗苟,历经数十年才明正视听。
闲话休提,话说这穿针儿听闻寇员外大排宴宴要斋僧,询问侍女:“是哪里来的高僧,怎的这般礼敬?”
侍女道:“据说是从东土大明来的和尚,奶奶,东土大明是哪里?”
穿针儿道:“你们几个没见识,那东土大明,距离这里十万余里,乃是天朝上国,既然是天朝高僧,必然有神异之处,更衣,我也去看看。”
“奶奶,只有一位比较俊俏,余下三个丑陋不堪,看不得看不得!”
“你个油滑的丫头,形容丑陋,古怪清奇,必是天人下界,说不得便有什么大本事,怎的会看不得?”
“还是奶奶有见识。”
“哼!好好学着点吧!”
穿针儿换好衣服,去经堂看玄奘师徒,发现果然是一俊三丑,俊的一看便是神僧,丑的让人心神惊惧。
她倒也不怯场,清了清嗓子,主动上前行了一礼,问道:“四位菩萨既是同路而来,怎的不并坐?”
猪八戒道:“他是师父,我们是徒弟,徒弟怎能与师父平起平坐?”
“原来如此,善哉善哉。”
此后五七日,寇员外对于玄奘多有礼敬,还找来本地二十四位高僧,与玄奘讨论佛法,甚至举办了法会。
玄奘怎会惧怕这个。
当初在金平府,一对五千,玄奘也是大获全胜,二十四位算得了什么?
更别说金平府距离这里不算远,当初的事情传过来一些。
这二十四位高僧中,恰有一个仰慕论佛法会名号,特意赶过去论佛,认得玄奘,对于玄奘加大力气宣扬。
数日相处,玄奘已然明白,寇员外斋僧并非纯纯本心,颇有交易之意。
说白了就是我斋请万僧,佛祖保佑我福寿安康,不信你看我这簿子,哪年哪月哪日哪几人,记录的清清楚楚。
我都付出这么多了,八百里外的佛祖菩萨,总该保佑我了吧?
这种交易理念,不能说是错的。
至少对于华夏人而言,这甚至是非常的正确,神仙庇护,凡人香火信仰,神仙不再庇护,凡人自然也就不会给予半分香火。
毕竟,谁赚钱都不容易,倘若知道钱是白扔进去,傻子也不会愿意的!
如果是曾经的玄奘,或许会觉得寇员外不够虔诚,如今却觉得,这本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独特生态。
神仙需要这种生态,凡人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