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更懂(2 / 2)

建造宫殿。最后这个就不用说了,全民参与,就不会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了。

“强词夺理,一派胡言。”学生很激动,表示芸姚这是什么歪理邪说。

倒是李斯和韩非子刚刚研究过不少伪书,所以知道芸姚这些内容在伪书里都记载过,就是《仲尼说力》中发展机关、提升物资的歪理。

其实就是想办法把稀有资源给白菜化,做到人人都能有。

荀子也沉声说道:“若是论道,自然是要有根基,而非幻想。你空口白牙就让美女、宫殿、权柄变多了,这合理么?这不合理。”

这个时候韩非也走出来说道:“父亲会生儿子,儿子还会生儿子,一对夫妻很快就会成为十口之家。国家之下何止万户,很快就会成为十万户之国。人口是不断增加的,土是不会增加的。纵使你能增加美女、宫殿、权柄的数量,但也没有那么多土给你盖宫殿,养美人,使权柄。”

韩非是有理有据反对芸姚这种物产可以不断增加的理论,毕竟土不会增加。显然他不知道填海造田。

“等到美人、宫殿、权柄都增加了,到时候自然会有解决人口和土矛盾的办法。”这倒是没错,但肯定要等很久。毕竟人再能生也是有一个极限的,当人口增长的极限和资源数量达成一个平衡的时候,矛盾基本上也就解决了。而且还有其他的办法,芸姚继续说道:“而且可以计划生育,该生的时候生,不该生的时候不生。”

“可笑,那下谁该生,谁不该生?你来决定么?”韩非认为就算是子也没有这个权力。

芸姚心想和荀子师徒辩论就很有意思,他们思考的都是实际问题,不像孔孟动不动就礼仪道德,说了半也说不到点子上去,找不到主要矛盾。

而荀子和李斯、韩非等人就看到了本质,那就是人口和土的矛盾,人口和资源的矛盾,可谓领先千年。

当然虽然看到了矛盾,但因为生产力的限制,他们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因此看不到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最关键的。他们接受了欲多物寡的这个先决条件,制定的所有解决方案都是以这个前提进行的再分配。

荀子提出的就是‘明分使群’‘修身治国’两个想法,依靠礼仪培养君子,依靠君子颁布礼仪,让大家都明确自己的身份。

而李斯和韩非就直接了,不要礼仪,礼仪还需要君子来颁布,但君子哪里去找啊,根本找不到。所以直接用法,法就简单了,不是君子也能制定。

韩非就说过现在下贤者寡不肖者众,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救世主。韩非子比荀子更悲观,荀子还认为会有君子来挽救这充满人性之恶的下,而韩非直接就不指望君子了,在他眼中只有权势这个武器才是真正能带来秩序的力量。

荀子他们已经不认为尧舜禹、商汤文王有什么值得学习的方了,全都是人性之恶,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而不是真心为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