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虽然是伟大的发明,但科举选上来的士人却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力量的,而是经历了隋唐的累积,宋朝的崛起,才有了明清士人庞大的影响力。
在明清,就算没有皇帝没有贵族,只靠士人组成的官僚机构,国家就已经可以顺利运行下去了。而在唐朝,没有贵族,国家就难以运行。因为各全是裙带关系,全是贵族的世家和贵族的附庸。
看李白这么积极向贵族自荐,而不是考科举就知道考了科举其实没什么大用,也一样是做贵族附庸。所以考不考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
一直到宋朝才有了决定性的不同,士人和贵族可以平起平坐,士人建立了一套超越了贵族礼仪的新准则。虽然士人的那套东西还是算做儒家,但已经和贵族礼仪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孔子克己复礼,因为贵族不能没有礼仪,贵族通过礼仪流程来确定身份位和联盟关系,礼仪对贵族是至关重要的。
但这套礼仪对士人没什么用,士人布衣出生,并没有累世的底蕴积累,根本玩不转贵族的这套礼仪。所以就有了程朱理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一个理,也就是理。所有人都要按照理来安排行动才行,既然理不是礼仪,自然不分士人和贵族。既然是按照理行动,那么贵族礼仪就可有可无了,理自然会规定大家的位和互相关系。士人也不需要底蕴累积才能和贵族对抗,只需要符合理,就都是盟友,都是自己人,下士人是一家。
有了理这套规则,士人就能源源不断结盟壮大,可以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贵族。
现在理这套规则还没有出现,士人和士人之间也很难团结在一起,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行为标准和统一的行为逻辑。但贵族有,所以贵族的力量就比士人强大,士人自然而然就会被贵族控制。
外戚势力是贵族中的仅次于皇族的贵族力量,所以也是对皇族影响最大的力量。如果士人能够崛起的话自然可以起到压制外戚的作用,当然也会压制皇族。
芸姚只是挑了好听的说,没说若士人崛起,皇帝不得不依靠挑动党政才能控制士人,或者就是开设东厂、西厂、锦衣卫,或者就是养包衣奴才。反正士人崛起之后,皇帝就得想方设法控制他们,否则士人肯定会让皇帝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知识的力量。
所以要是李世民知道士人崛起也会威胁皇权,估计就不会那么积极推动士人核心价值观的设计了。
反正现在士人力量很弱小,只是贵族的附庸,还需要成长一两百年才会真正走上历史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
芸姚一开口就是百年计划,大臣们算是承认这位小公主的厉害了,她看问题不是看几年,而是看上百年。那么她集资一百万贯也肯定不是玩笑,而是为了未来。
大臣都承认芸姚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中提出了精彩的见解,都认同了她的能力,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全部同意,甚至愿意出钱。
“云儿,你下去吧。”李世民还要和大臣们继续讨论政务,就让芸姚先下去。
搞定了,芸姚心想接下来就是筹钱,然后得找土建设船厂,因为什么都是从零开始,未来两年可就有的忙了。
要土,还要人,长安这理位置并不理想,要是能靠海就好了。芸姚心想还是要找人去海边建厂,然后自己远程遥控。
“来个电报,或者电话?但这就要发电机,还要电池,电线。”一个方便的道具背后往往是一套的工业设施在支撑。
芸姚表示要是真的搞全套的话,那自己非英年早逝,早登庭。整个体系太复杂,太庞大了,但她还是决定在海边开船厂。至于联络就用驿站吧,反正隋唐的道路交通还是很不错的。
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统一的基础,没有道路,就没法流通,也没法管理。
回到自己的宫殿,芸姚开始检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