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需要悟。
张宣也认为自己需要悟。
不过他也不急,一时间找不到的话,就按部就班顺着现在的思路把“人世间”写完再说,要是哪天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悟道了,那可以推到重来。
张宣坚信,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光靠白日做梦是不可能出成就的,所以选择脚踏实地地往下走。
“亲爱的,写完了吗,快吃晚饭了。”
“哦,好。”
把钢笔帽拧好,张宣伸个懒腰问:“文慧妈妈是不是明天走?”
杜双伶伸手帮他揉肩膀,“对,沪市交大还过两天就开学了,阿姨需要提前一天去学校参加会议。”
张宣想了想问:“你知道文慧爸爸在部队里是什么职位吗?”
杜双伶摇头:“不清楚,我和青竹都没问过。但她爸爸一直很忙,一个星期只回家一两次。”
张宣问:“邹青竹什么时候过来?”
杜双伶告诉说:“明晚的车,后天到。”
要走了,周容最后一顿饭做的比较丰盛。
张宣拿了一瓶柏图斯红酒上来,“阿姨,晚上我们四人喝点,谢谢你这段日子照顾我们。”
“好。”周容一眼就认出了这红酒,高兴地答应了。
喝酒吃饭,中间周容问他:“你最近在写新书?”
张宣说:“算是,不过已经写了很长时间了。”
周容好奇:“什么类型的?”
张宣回答:“传统文学。”
周容回忆:“你已经有两年没写传统文学了吧,好多人都以为你会在科幻扎根下去,怎么又想着转回来了呢?”
这并不是她多想,而是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的猜测。
理由很简单:科幻挣得都是美元英镑,在吸金能力上,传统文学根本没法比,或者说不是一个量级。
很多人认为,张宣习惯了吃大鱼大肉,肯定瞧不上糠咽菜了。
呃...也不能这么比喻,传统文学不是糠咽菜,只是抛开文坛地位不谈的话,还是有很大局限性。
比如地域性,比如金钱方面。
张宣自我定位很清晰,传统文学再进一步开疆拓土就是往诺奖方向挖掘。可那东西有点梦幻,就算自己抄一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都不一定能得奖。
而且他目前也没那想法。
张宣抬头:“写科幻是我一时兴起的爱好。传统文学才是我的根,只是我的新书篇幅比较宏大,需要很长时间。”
科幻只是一时爱好,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几亿、几十亿的往口袋里挣钱,那是一般人能凭兴趣爱好做到的吗?
但凡换一个人说这话,周容都会嗤之以鼻。
可对面这人是张宣,这话出自张宣的口,周容并不觉得突兀,张宣胸有丘壑、有泼天才华,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周容问:“大概还要多久才能写完?”
张宣摇头:“不确定,大概需要半年,可能更久。”
听到这么说,周容识趣地没再深问。
...
晚上。
洗漱一番的周容走进女儿房间,“妈妈明天走了,今晚跟你睡。”
半靠着床头看书的文慧稍微往边上移了移位置,说好。
周容扫一眼女儿手里考研书,问:“回沪市读研的事情,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亲妈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这个问题了,文慧第一时间没做声,沉默好久才问:“这是爷爷的意思,还是你和爸爸的想法?”
周容拿个枕头垫在背后:“你爷爷的意思,但你爸也没反对。”
文慧放下书本,再问:“你也希望我回沪市?”
周容告诉她:“原本我是尊重你的想法,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