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了地儿。
陶歌想了想道:“既然你在陪米见家人,那你把希捷的宿舍电话给我,姐直接去北大找她。”
张宣眼帘一垂:“希捷不在北大,也在姚记炒肝。”
陶歌先是愣住了,然后幸灾乐祸地啧啧一声:“把两个凑一起,你哪来的胆子?”
张宣叹口气,解释一遍就道:“要不你先去休息会,等希捷回去了再找她?”
陶歌本想直截了当来姚记炒肝把希捷带走,但考虑到米见一家子跟她熟悉,这想法只得不了了之。
陶歌说:“姐这辈子真是欠你的。我到店铺外面找个地方等吧,希捷吃完出来,你就给我发个短信,我好截胡。”
张宣反应过来了:“你很忙?”
陶歌说:“倒也不是很忙,但确实有些事。”
张宣道:“辛苦了。”
陶歌说:“你也别总说辛苦之类的客套话,有时间陪姐吃一顿饭。”
回到店内,张宣继续吃早餐,跟米见聊聊天。
不一会儿希捷三人就走了,老男人左手在兜里给陶歌盲发了一个短信:希捷出来了。
...
早餐过后,一行人来到了三里屯的银泰商城。
今天商城开业。
虽然自己在羊城和沪市已经有了两家商城,但刘怡和米沛还是第一次见识他的产业。
以前曾在报纸上看过报道,媒体纷纷把银泰商城誉为中国第一商城,是国内商城的天花板,在亚洲乃至放眼全世界都是典范。
带着好奇心,刘怡四人从一楼逛到了7楼,又逛到了3楼。
站在3三楼,往下望着人满为患的商城,舅妈悄悄问舅舅:
“这么多人,一天能挣不少吧?”
因为米见的原因,舅舅曾对这方面留过心:“报纸上有报道,沪市银泰商城7月份开业的,据说每天的接待人次大约为44万人次,人均消费有25元之多。”
舅妈惊呆了:“那不是一天流水有1100多万?”
舅舅点点头:“差不多。”
不同于舅舅和舅妈,刘怡和米沛两口子一直处于比较冷静的状态。目光除了在银泰商城到处流转外,更多的是放在同商城管理人员沟通的张宣身上。
观察了会张宣,刘怡忽然压低声音说:“我对张宣至今都很迷惑。”
米沛问:“哪方面?”
刘怡开口:“他这么年轻,怎么能写出那么有名的书?”
米沛对这个倒不是很惊讶:“在文学方面,历朝历代都有天才,这个虽然数量比较少,但并不罕见。”
刘怡又说:“还有更迷惑的。我这两年一直在留心张宣对见宝的态度,却意外地发现始终如一,那种宠爱的感觉不像作假。
可他既然这么喜欢见宝,为什么还要和杜双伶那姑娘牵扯不清?”
这个米沛也疑惑,不知道怎么作答?
刘怡望着来来往往的人流,无奈地感慨道:“要不是见宝对张宣一见倾心,要不是你一开始主张不干涉见宝感情,我们现在也至于走到这个份上。
现在好了,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很难受。
有时候我甚至都在想,我干脆辞掉工作,一家人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生活。”
米沛沉默了,现在这个局,随着张宣愈发的成功,他也没以前自信了。
他们倒不图张宣的钱和名,女儿和张宣要是没成,也最多就是分手。
谈朋友而已嘛,分手即使不好听,但有分有合也是人之常情。
可现在身边的亲戚一个个都盼着张宣和见宝能成,而女儿似乎也不愿意走出来,这才是为难人的地方。
商城开业很忙。
虽然张宣作为大老板不要亲自下火线,但还是不忍旁观,帮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