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大人再审审(3 / 4)

悉,并具备权威之后再行推广。

这一点同四川银行又有不同。

直隶有一百多个县,那就是要建一百多个银行,再有府行、省行,少说要建两百个。

连带着银行人员,护卫人员,和各级官府的对接等等。

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涉及到的不仅是民政,更有军队这一块。

“下个月先在保定试点,人员编制这一块从藩库先调一批,一边建一边培训...”

贾六在那滔滔不绝同老杨说了半个时辰。

中途老杨借口方便一下,再回来时已经是取了纸笔,认真记录了,时不时的给出自己的专业见解,惹得贾六很是高兴。

索性把自己整理直隶财政的终极目标也给讲了。

便是要将地方三班六房人员的开支统一纳入省财政。

老杨不解问道:“大人的意思是?”

“就是以后三班六房这一块的开支不再由地方自收自支,也归藩库通过银行拨付。”

贾六前几天就在研究财政问题。

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困扰财政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开支问题。

而地方开支说白了就是三班六房运转问题。

清承明制,对于地方“吃公家饭”人员也不开工资,而是让县里自收自支。

说白了,就是允许地方在正税以外收取各式杂税,如果不收这些杂税,县太爷别说给县衙的三班六房开工资了,他就是连自己带来的师爷工资也开不了。

没工资,谁给你县太爷干?

三班六房人员相比官员人数多了十倍甚至数十倍不止。

以安肃县为例,名义上的官只有三人,但围绕这三名官的工作人员却有三百余人不止。

前世时贾六看过一些研究,说什么平代百姓供养官员比例很大,如唐代约三千名百姓供养一个官员,明代是两千多百姓供一个官,清代似乎千人不到供一个官。

而到了近现代,演化为几十个百姓供一个官。

看起来似乎有些吓人,实际上这些研究得出的数据根本不准确,因为研究者只研究了官与吏,并没有将吃公家饭的大量帮闲计算进去。

只算官的话,安肃县十几万百姓就供三个,可实际上三班六房包括乡捕杂兵都是要百姓供养的。

三班六房人员规模庞大,他们的存在一方面维持了朝廷对地方治理,没有县官也能把一个县管好。

然而三班六房的存在,使得皇权下不了乡,这帮人大多是地方士绅的代言人,有些甚至能让县令变成摆设。

供养这些人的苛捐杂税比入国库的正税还多,所以贾六就得对此现象进行治理,一方面是更加有效的把控地方,另一方面则是落一个“为民减负”的美名。

百姓免了供养三班六房的杂税,手头自然要宽松一些,如此一来也会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更深一点,则是让直隶全省所有吃官家饭的都姓贾。

贾大人不高兴了,全都饿肚子。

“此事干系重大,历来未有之,若按大人的意思办,藩库根本无法承受。”

老杨也是实话实说,额驸大人您想的是挺好,问题不现实啊。

一个县几百个,全省一百多个县就是几十万人,你就算一人发十两,这就得几百万两。

给百姓减负是好,钱从哪来?

“不急,这只是本督的初步设想,真要落实也得等明年或后年,今年你们布政衙门主要工作就是落实本督刚才所言的工资整顿问题。”

贾六当然也不可能现在就推行所有新政,历朝历代给百姓免税减负的前提是国库有钱。

钱从何处来?

当然是大海了。

广东那边海贸年营收五千万两还多,北洋这边通商纵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