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秦之基(5 / 7)

定的人会信谁呢?

信前一种根本没有任何好处,信后一种那可就不一定了,志同道合的人,关照关照很正常吧?

比如两个村落对秦国的看法截然不同,那么作为官吏的学子就扶持志同道合的存活,打压另外一个存活,区别待遇一来,还能不服软吗?

也许有少数不服软,但为生活挣扎的大多数百姓可不会那么硬气,绝对会为了好处改变立场。

毕竟谁受得了好事都是别的村,坏事全是自己村的区别待遇呢?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性如此,无人可改!

“第一批学宫的学子,我认为应该挑选军中牺牲将士的遗孤,其次魏现任军中的将士的子女,官职爵位不要太高,把好处给下层军官以及普通士卒。”

“中上层军官可以通过举荐为官为吏,下层军官和普通士卒可没有资格。”

“等到把将士的子女给塞满后,再将范围扩大。”

“相信有这个政策,军心将会大振,将士们将会更加奋勇忘死,忠心耿耿!”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军功勋爵制度是秦国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一条路,但如果有得选择,百姓们还是会选择读书出仕这条路,两者的危险性不在一个档次,荣耀风光,地位前途也是有区别的。

这年头,会识字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军卒平时也尊重读书人。

“好,王弟大才!”嬴政忍不住出声赞叹道。

吕不韦也极为震惊,这项政策如果落到实处,那么本就被六国称之为虎狼之士的秦军将士又该如何称呼呢?

……

两人对于成峤的想法领悟很深,但终究还有一点没有悟透,那就是另外再开一条上升通道对于秦军将士的深刻意义。

只有一条打仗立功的上升通道,隐患太大了,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帝国,一个战争机器。

上上下下的军功勋贵渴望建立更多的功勋,渴望得到更多,于是推着嬴政扩张,不扩张都不行,因为那不是文人的力量,而是暴力机器的力量。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如果是军队呢?

不满于军队的需求,那么要你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

不扩张内部矛盾就会扩大,如此一来,也只能通过外部战争转移内部矛盾,满足大大小小军功勋贵们的需求了。

这是秦国一统后没有休养生息,依旧到处扩张征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秦国这只战争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停不下来了。

一个,两个军功勋贵,甚至是少数军功勋贵的意见都没什么,嬴政可以轻易镇压,但大大小小的军功勋贵都是一样的意见,嬴政就不能违背了。

再加上嬴政自身也喜欢开疆拓土,秦国就在征战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秦国人口比起六国差远了,凭什么能够一锤六?

策略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最本质的原因是秦国无比变态的动员能力!

皇权不下乡,不存在的,动员能力能够到达每个乡亭聚落,到达乡亭聚落的每个人身上!

说一个简单的数据,战国时期秦国人口与军队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当兵的。

这样的比例后世哪个王朝能够达到?

要注意的是秦国又不是只有青壮年,秦国人口中还有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在总人口中又有多少呢?

说是全民皆兵都不过分!

战争时期,没有参军的男人,老人,孩子,妇女都是在为战争服务的,基本上没有人闲着,都有事情做,还必须在规定的时刻完成分配的任务。

用现代的话说六国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如此模样的秦国难道还不是战争机器?

每一个人都是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