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这只是小误会?(1 / 2)

大名府。

河北东路的治所,户三十余万。

也是大晋北方,仅次于京城封丘的大城市。

物产丰茂,人杰地灵。

南来北往的商队都朝这里汇聚,堪称河北大后方。

不过听说,每一任河北东路的总管。

都很少有机会。

在大名治所衙门里呆着,安享太平繁华。

雄州前线,长年累月的打着呢!

作为最高长官,你得去雄州督军。

杨辰比较留意这些。

一路上遇到健谈之人,也免不了打听一二。

这时候,他骑着马,已经晃晃悠悠地进了大名府城。

有个灰衣年轻人小跑着跟上了他。

这是杨辰在城门口,花五十铜板雇佣的牙人。

这座城太大,没有向导怎么成?

“公子,您是要住店呢?还是要逛街?”

“亦或是,去城里的名胜古迹,凭吊一番?”

杨辰轻笑道:“王浩啊……”

那年轻人赶紧纠正道。

“公子,您的发音不对,是好坏的好。”

“请叫我王好!”

这名儿取得挺自恋。

你有兄弟叫王坏不?

“行,王好,找一家上规模的粮店看看。”

王好是地头蛇。

干导游的,哪儿哪儿不清楚?

“公子须知,咱大名城商贸发达,城里各家商号兼并严重!”

“大鱼吃小鱼嘛。吃到现在,大粮商就两家了,每家都有几十号铺子呢!”

杨辰只有一个人。

人生地不熟的,他不可能自己跑城外去找地方。

谁留守、交接?

设立补给站。

最好拜托一家信得过的粮商去办。

“哟?只有两家?这是垄断生意啊!”

王好不明白垄断这个词儿,大致意思还是能猜出来的。

“可不是?董家是几十年的老买卖了,还算公平。”

“李家兴起没几年,势头还比董家强三分。”

几年时间,就垄断了大名城?粮食买卖的半壁江山?

没点手段、背景怎么可能?

杨辰饶有兴趣地问道:“哦?李家什么来路?”

王好低声道:“听说他们的大东家,是本府推官的小舅子。”

“整个河北东路的军粮供给,他家全吃了。”

省级市二把手呀?

恐怕,那什么小舅子,就是一帮官僚推出的代理人呢?

粮食买卖,有大利。

不行。

杨辰此行,属于秘密行动。

绝不能跟当地的官方打交道。

“霸道?那咱们不招惹他,不就行了?”

“去董家粮行。”

拐过一条街,就看到了一处金灿灿的“董”字招牌。

杨辰径直找上了店里的掌柜。

“我不零买,五百担起步,什么价格?”

大主顾啊!

那老掌柜殷勤至极,连忙把杨辰请进了客室。

“客官,好说好说,先喝杯凉茶,润润嗓子。”

“您要的粮食,我们董家完全没问题。白面还是麦子?南方的精米也有。”

杨辰早就盘算过了。

姑娘们身娇肉贵,可吃不了粗糙的麦饭。

还没上战场呢,得把她们养得白白胖胖的不可。

“我要二十担人吃的,白面和精米各一半。”

“上好的马料……来一千担!”

“而且,这只是第一笔单子!”

老掌柜顿时眉开眼笑,指头掐得飞快。

“我们老董家做生意,童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