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又停下脚步,眼前的摊位上主要摆放的是各种瓷器,有大件的比如梅瓶,有小件的比如碟子,反正摆放的整整齐齐,任人挑选。
他目光落在一个釉面很奇特的观音瓶身上,这件瓷器器形较大,秀整挺拔,颇为罕见。内壁白釉,瓶外壁以吹釉法施黄、蓝、绿、白、粉红釉,色调柔和。色块形状不规则,对比鲜明,具晕染效果,极富装饰特色。
这类釉色被称为“桃花洞”釉,原为乾隆朝特有的瓷器品种。
李墨在所收藏的瓷器中这种桃花洞釉瓷器还没有一件,以他的了解,在京都博物馆中中收藏着一件桃花洞釉灯笼瓶,可是稀罕的很。
这类瓷器哪怕是赝品在市场上也极为少见,可见仿制的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吹釉法工艺极难把控好。
没想到在广地古玩城夜市地摊上发现了一件,而且还是乾隆年制的真品。
不过对于捡漏,李墨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已经运用的很娴熟。在地摊上正在看瓷器的还有三人,其中一个人还捡起了那件桃花洞釉观音瓶仔细翻看了一下,随即又放回原地,也不知道有没有看清楚。
大概率被认定是假的,毕竟这类瓷器市面上极少。对于从来没见过的造型瓷器,一般人也会直接忽视。
已经有人再和老板讨价还价,李墨目光瞄了下,那是一件青花缠枝净水瓶,观音大师手中托着的那种。是民国时候仿制清嘉庆朝的,老板开价六万八,随口一报。而想要买的人还价也很厉害,直接一刀看到根,问他六千八卖不卖。
然后就是来回磨价。
李墨生怕那件乾隆朝的桃花洞釉观音瓶再被别人看上,于是马上蹲下装作感兴趣的拿起那件瓷器,还用聚光手电仔细的看看里外的釉面。
这真是个好宝贝啊,工艺精妙,底部款识工整,釉面晕染效果近乎神奇。
“老板,这个瓷器叫什么名字?”
李墨举起手中的观音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