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同样具有这样的遗传特性。”
“朕要你做的,便是从稻田中择取遗传特性良好的,高产的品种出来,专门去培育它,争取让稻田的亩产翻倍,甚至翻十倍!”
若是此前,枣祗听到亩产翻倍,一定会惊到下巴都掉下来。
但在刘辨普及了遗传学知识以后,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亩产翻倍的确可能,甚至翻十倍,同样不是在吹牛。
因此,枣祗只是显得相对兴奋,并没有过分的惊诧表现:“陛下放心,微臣会竭尽全力,哪怕拼尽这一生,也要将高产水稻培育出来。”
“你有如此决心,朕心甚慰。”
刘辨满意地点点头,长出了口气:“那咱们现在开始,真正进入正题,咱们要从水稻中,培育出具有高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的水稻。”
“......”
“如此一来,这第一个难题便出现了,如何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水稻,其后代继续保持这种稳定的遗传性状。”
“......”
“紧跟着,第二个难题又出现了,如何将水稻雌雄分离,以保证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水稻花粉,能落在普通水稻的雌芯上呢?”
“......”
“所以,咱们第一步,是要在自然界中,寻找到自然状态下,本就是雌雄分离,而无需人工进行阉割的水稻。”
“......”
两系法的杂交水稻,关键就在于寻找自然状态下,没有繁育能力的“伪娘”,因而其无法完成自交,而只能通过异花授粉进行繁殖。
呼—
刘辨长出了口气,旋即起身到一旁书架,从上面拿出一卷书:“子敬,这是朕关于培育高产水稻的心得与理解。”
“你拿回去。”
刘辨将书卷递给枣祗,轻声道:“好生研读,如有不懂之处,尽管来皇宫寻朕即可,朕必将为你解答。”
枣祗双手接过书卷,只感觉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不过却又充满干劲:“陛下放心,臣必潜心研读,争取早日寻找到符合要求的水稻。”
刘辨不忍打击枣祗,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举国之力,才从南海寻找到符合要求的“野败”,虽然古今的环境、气候不同,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但这样的寻找,同样无异于大海捞针。
“恩。”
刘辨只是肯定地点点头,轻声道:“子敬别急,这是一项极其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你先去熟悉,掌握之后,再全面铺开。”
“朕对你有信心!”
“但是......”
刘辨双目炯炯地凝视着对方:“你也要对自己有耐心,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这世上没有人是可以不经过失败,便能一步成功的。”
枣祗再次拱手,郑重言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沉下心来,哪怕耗费生命的全部,也会将其寻找出来,不负陛下厚望。”
“好!”
刘辨颔首点头:“朕相信你!去吧,拿着它,好生研读。”
枣祗一揖:“喏。”
旋即。
躬身离开文德殿。
望着枣祗离开的身影,直播间内一阵感慨:
“以目前南阳汉庭的能力,让枣祗做这件事,简直太尼玛难了。”
“何止是难,压根就是没办法实现的事情。”
“辩爷太能忽悠,拿建立生祠来说事,给我,我特么也上头啊。”
“扯澹!我感觉枣祗不是为了生祠,他是真心为百姓做事。”
“可怜的枣祗,踏上了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
“辩爷使命感营造的不错,我感觉能成,只是慢一点而已。”
“......”
刘辨则返回上首,安心落座。
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