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揪心,心里很不得劲儿。
可接下来却瞪大了双眼,见到了远处慢慢升起的光芒。
一个男的提着个煤油灯,紧赶慢赶的往着这边来。
“这里是xx筹备组吗,我听说你们要什么材料?你看看我这个行吗?”
他拿出一个铁疙瘩,放在小徒弟手上。
对方观察了一会儿又还回去,正想要说话,后面又有声音响起。
“是筹备组吗,你们要的材料我找了半天都不知道是啥,只能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拿过来了,你们看看有没有用?”
老婆婆在儿子的搀扶下拿来了她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没一点犹豫的就要捐献。
“这是我家孩子带的长命锁,你们看看能不能用。”
抱着孩子的妇女也出现,打着灯笼,似乎跑了好远的距离,都还在喘气。
“我这里也有,你们看看能不能用上。”
“还有我,我家的也给拿来了。”
“同志,是这个吗,你们要的是这个吗?”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一点点的光汇聚在一起,把整个舞台,整个剧场都给照亮。
他们簇拥着朝前,或许没什么文化,也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所需要的三种材料到底是什么。
可只要听说是为国家出力,便将自身最好的东西都给拿来。
工程师和营长都被惊动,连忙跑出来看。
见到眼前的场面,两人相顾无言,眼眶都有些湿润。
他被这些朴质的人民,滚烫的情谊所打动,重新燃起了斗志,跑上去帮着接待大家。
尽管很多人知道他们带来的东西没法用,可都毫无顾虑的捐献出去,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最后是某大学教授从化学实验室里带来了所需的材料,旗杆的阻断装置,才得以成功改变。
此时,舞台上是闹哄哄的一片,点点星光汇聚成一片星火,眼前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原本到这里之后还有一个最后最大的场面,不过话剧无法实现,到此就是终端。
所以当看到帷幕慢慢降下,台下的人都有些依依不舍,心情更是复杂难言。
“好!好啊!这是咱们的人民群众,是咱们的百姓!”
“他娘的!净搞这些,给我看哭了都!”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
《前夜》获得了高度赞赏,单从大佬们的反应就能看出。
最后那一幕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不少老同志都是眼眶含泪,鼓掌叫好。
居中的那位也长长吐出一口气,总有些说不出来的触动。
许久之后他才转头询问。
“这是你们新想出来的节目?”
老马略有些骄傲的点头,不过也没有往自己身上揽功劳。
老实的回答:“是一位街道的小同志,借调到我们这里工作,《映山红》也是他做出来的,很有才华。”
“哦,这事我略有耳闻,年轻人确实很好,这个节目也好,我们明明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出来嘛,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老马也很感慨。
“不瞒您说,也正是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其实多有忐忑.......”
对方摆摆手。
“不用顾虑,想想我们开国那会儿,飞机都要轮流着开,为了国家,有很多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功绩,不该被遗忘。”
”您说得对,那位小同志正是因为想到了这点,才完成了这两个节目,希望能让同志们喜欢。”
两人闲聊着,中间又有其他人加入。
一听说整场两个最好的节目都是出自于一个街道小同志,都表示惊讶。
然后就是年轻人很不错之类的,显然都相当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