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北影厂(3 / 4)

天的让您二位在外站着,真是对不住。”

“来来来,咱快进去说,进去说。”

他带着二人走进北影厂,此处乃是国时期电影第三制片厂,说起来也是历史悠久。

厂区很大,其实基本上就没有做多大的改动。

一进去是一个拱形的门头,上面的位置立着三个凋像,后面则挪到地面来。

而现在原本摆放凋像的位置,竖立着升旗台,不管什么时候,鲜艳的颜色总是在随风飘扬。

广场很大,四周是几座红砖修建的厂房。

王楠在前带路,也在给身边的二人介绍。

“这是咱们的摄影棚,一些需要室内拍摄的场景,都可以在里面完成。”

“前面这是平时大家工作开会的地方,这些年陆陆续续的产出了不少好作品,多亏了同志们的努力。”

他说起来满眼自豪,高兴的不得了。

杨利民安静听着,时而笑着夸赞几句,心里感慨对方果真是财大气粗。

李思则很少言语,在外一直是贤内助的形象。

一路说着,终于到达目的地。

沿途都有人向他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这就是小杨同志的啊,哎哟,欢迎欢迎!”

“您为战友文工团排的那两个节目,那可真是好啊,说不出来的好!”

等到了一间屋子,有人快步前来和他打招呼。

王楠热情介绍,杨利民这才明白对方身份,然后亲切问候。

不久,在应承完后找位置坐下。

没过一会儿的时间屋里就坐满了。

杨利民带着对象猫进小角落,实在不是很喜欢引人注目。

奈何架不住对方热情,硬给他按在中间,也只能默默受着。

“开会之前先说一下,我是本片的导演,也可以说是总策划,李定军。”

“《前夜》这个本子,去年开始就得讨论,年后总算确定下来,马不停蹄的就进入拍摄制作之中。”

“总的来说很欣慰,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做努力,争取完成这项工作!”

哗哗哗!

掌声如雷。

刚才和杨利民打招呼的那位正在首位讲话,很是开门见山,没有一点要寒暄的意思。

在我国电影行业未曾变动之前,也就是现在,一切的主导者都是导演,也叫导演中心制。

他这番话的意思就是直接表明,自己现在就是屋里这群人的领头羊,是老大!

《前夜》从讨论到开会,到最后的制作,都要他来全权决定。

当然,在座的各位除了杨利民和李思,都是人家的人,说这些本就是给他们听的,好让两人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北影厂效率不可谓不高,确定下一个项目,立马就开始进入筹备和制作阶段。

王楠也起来介绍自己,担任本片制片主任,算是团队里的二把手。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和他说,就连项目的启动,剧本的敲定,都是他去谈的。

顺带拉来了杨利民和李思。

随着他说完话坐下,场上陆陆续续的有人起身。

先是美术,出面的是几位老先生。

然后编剧,年轻的年老的都有。

很多剧不单单只有一个编剧,有的三到五个,都是很正常的。

剧本经过初期的打磨,还要进行二稿三稿,最后联合讨论,才能够敲定。

杨利民估摸着自己也是编剧,负责剧本这一块,抬头望去,好几个人都朝他点了点头,态度还算和善。

人的名树的影,他的知名度算是打出去了,别人自然客气几分。

再之后就是场务、摄影等各人员,电影在这年代属于新奇艺术,受外来影响比较深,当然也有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