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导,也根本不成。
杨利民在这里加了一段工程师老婆的戏,带着孩子来找他什么的,为了凑电影时长。
最后的最后,本来毫无希望的黑暗里,突然出现了一丝阳光。
一个大妈抱着孩子,提着煤油灯,也不知道什么是镍、铬、硅,反正听到号召的那一刻,就拿来了家里她为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想帮帮工程师。
一个人后面再接一个人,点点灯火汇聚成万家灯火。
无数的人不顾寒冷和黑暗,大半夜的爬起来,为他们送材料。
有的拿金子有的拿铜币,他们或许什么都不知道,科学的概念更是浅薄,但国家有难,觉得愿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终材料的问题在一个化学老师的帮助下圆满解决,小徒弟感动的眼眶湿润,工程师也重振旗鼓。
他们把人民给予的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不管用不用得上,事后都会还回去。
现在已最快的速度给铁球里注入了镍,铬,硅,最终拿着钢球赶向广场。
原剧里,工程师和小徒弟完全横冲直撞的冲卡,一点逻辑不顾。
杨利民和这部剧的联合编剧改了改,由营长事先通报了上级领导,得到许可之后才终于在最后的时间赶到,为广场上的旗杆换了新的阻断装置。
这样才更能体现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而非是一人,或者是几人之功。
整场电影看下来,到后期,会场基本已经鸦雀无声。
不少老人触景生情,隐约能听到抽泣。
杨利民三人都不由得紧张起来,知道见到身边领导也欣慰一笑,他们才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气,落下了心里的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