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是那个叫‘阿女’的女人,生了帝颛顼。是表达帝颛顼是嫡子的意思,是正妻的孩子。而娶了阿女的,是韩流。
《海内经》里的韩流生帝颛顼,绝不是瞎写,因为他还详尽描述了韩流的特征。
这么个关键人物,颛顼的亲生父亲,怎么就漏了呢?
事实上,有很多文献,都记载颛顼是昌意的孙子。
比如《路史·卷十四》:“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
这里的乾荒,就是韩流。这俩象形字是一样的。若论好听和含义,应该就是叫乾荒,写作韩流属于传抄错误。
不过不管怎么说,记录乾荒的都是比较没有地位的著作,记录昌意生颛顼的,则都是官方正式文献。
颛顼到底是黄帝孙子,还是曾孙子,这是有争议的。现在主流史学界,认可历朝历代儒家官方的说法,那就是没有乾荒这个人。
不承认帝颛顼有个父亲,叫乾荒。
而部分不明情况的百科爱好者,甚至直接将‘乾荒’,作为了颛顼的真名……
百度百科完整说法,就是:帝颛顼,高阳氏,姓姬名乾荒。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我无力反驳好吧,毕竟从司马迁开始,历代官方史家都不认可乾荒是颛顼的父亲。
可是,我们既然是解读《山海经》,并且将其视为信史。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我就直接以山海经为最尊。
山海经说,昌意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那么这就是我们的大前提。
当我们完全站在山海经的立场时,就会发现,山海经作为最老信史,没必要编出这么一个人来。
又不是很有名的人,后面历朝历代都抹掉了,大多数人没听说过,这么个人编出来有啥意义?
图什么?就图给颛顼找个相貌丑陋的爹,过个瘾?
首先我要说,乾荒在山海经里描述的这个样子,并不丑陋,乃是有特殊意义的。
第二,乾荒一定不是颛顼的真名。
在无数的或文章,以及百度百科之类的地方,颛顼姓姬名乾荒,几乎成定论了。
但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啊……
认为颛顼叫乾荒的,只有一个文献根据,一个!唯一的一个!
那就是《竹书纪年》:“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
《竹书纪年》我们都知道,写舜囚尧,反驳禅让论的那个。
可是,这段完全没有说,帝乾荒就是颛顼啊。
昌意生了帝乾荒,不代表帝乾荒不能再生个帝颛顼。《竹书》本来就是反驳史记的,它记载了大量跟史记不一样东西,非常的‘叛逆’。
只是因为在乾荒上加了个‘帝’字,就认为他是颛顼吗?
根据《海内经》的那段,我完全可以认为,昌意生帝乾荒,帝乾荒生帝颛顼。
要知道,那时候,可不止黄帝一个帝啊。
与黄帝同时在位的,还有炎帝,虽然炎帝被架空,但依旧是帝之名。除此之外,海外还有少昊。
上古时期,帝可以分为两个等级,天帝和伪帝。
天帝不用说,天下共主,所以氏族的最高领袖。伪帝就是那种偏远地区,中原炎黄势力控制比较薄弱的地区,一些较为强大的氏族部落领袖,也在那一亩三分地称帝。
而若水是哪里呢?若水就是现在四川境内的雅砻江,也就是说,若水之野指的是蜀川都广平原。
黄帝因为昌意‘德逊’,也就是德行不好,能力不够。继而把他封到了一个较为封闭的地区,经营若水之野。
昌意在那里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