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六十四章 荒芜(3 / 5)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4576 字 4个月前

见了,怕是要密下了。”七阿哥看着这些印鉴的的笔法叹息道。

十六阿哥挑了挑眉,笑着说道:“换做别的,他敢密,这个怕是弟弟送到他眼跟前,也当要避嫌疑了。”

七阿哥不爱听这些事,从十六阿哥手中将扇子接过来,道:“这都是你自己个儿盖的?今年宫里赐出的扇子,都是你盖的章吧?”

十六阿哥点点头,又摇头道:“大家伙得的扇子是我盖的,这个却不是,还是瞅着皇阿玛把玩这些私章的时候,去央求来的。”

兄弟两个,探着头,将这上面的印鉴都大致点评了一番。其中,有两方看着眼熟,像是个金石大家的手笔。

十七阿哥听他们扯起别的,不禁纳闷,道:“十六哥,咱们不是奉了太后懿旨过来的么?这怎么说跑题了?”

十六阿哥这才将折扇收了,对七阿哥说道:“七哥,六月的贡品到了热河了,有杨梅,高丽人参什么的,太后有懿旨,将其中的几份赏赐下来,除了五哥那边不必说,今年七哥这边却是占了个大头。”

七阿哥听了,却是浑然不解。

太后怎么想起赏赐给他这边东西来?虽是太后的孙子,但是他不占嫡长,也不比十六阿哥他们在太后面前露脸次数多。

“咳!”十六阿哥清了清嗓子,道:“七哥这边,却是半数是七哥这边,半数是指明给大格格的。”

说起这个,兄弟两个有些无语。

自打四月底,曹寅之妻进宫,就有消息影影绰绰地传出来。有说是太后不喜李氏,出言训斥的;又说是太后与李氏投脾气,对其格外相看……太后这种赏赐的法子,不晓得算不算是“曲线救国”。

在这之前,却是皇父也用过这个法子,打赏过曹顒。

七阿哥想到此处,心里颇觉怪异,总觉得像是有什么东西是自己个儿不晓得的。

这感觉怪异的岂止是七阿哥一个,还是十六阿哥也是如此。

太后虽在后宫呆了大半辈子,但是因早年太皇太后的庇护,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头,并不是个圆滑世故之人。

同寻常的老人一样,她的喜怒哀乐都露在脸上。

在同十六阿哥说起曹家时,老人家脸上是毫不掩饰地关切。那种关切劲,并不亚于她亲自照看大的五阿哥那边。

就是这借着打赏曾孙女,赏赐曹家,这明眼人,谁看不出来。

太后是国母,这大清最尊贵的女人,诸事随心没什么,却是使得曹家难免引得旁人侧目。

十六阿哥心里,是不愿曹家惹上麻烦的。

曹家长房就曹顒哥儿一个,要是闹出什么是非来,最后还得曹顒头疼。

十六阿哥因这个缘故,婉转在太后面前劝阻了两句,说是道路遥远,往来运输不便宜什么的,就算没有这些,晚辈们亦是能体会太后的慈心,云云。

太后哪里听得懂这个,权当十六阿哥因天气热、道远才这般说的,心里却是也有些不放心。

这才想起七阿哥来,让十六阿哥出来传旨,叫七阿哥使唤两个妥当人,送这些贡品回京。

七阿哥晓得了前因后果,心里的疑惑越深,想起出差蒙古的女婿曹顒,倒是真有几分想念……*远在外蒙古的曹顒,已经开始再次的长途跋涉,随着大喇嘛,往西南哈密方向行进。

这却是没有来时的辛苦,因为曹顒如今被大喇嘛留在他的毡帐里,不用再骑马奔波。

大喇嘛的毡帐没有再拆分,每天白天直接挪到牛车上,用十几头牛拉着。

虽然牛拉车的速度令人抓狂,但是胜在这黎明动身,曰落方歇,熬的时间久,一天也能走个几十里。

不晓得大喇嘛是发现曹顒具有“慧根”,还是他做了活佛多年习惯了收授弟子,对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