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人事(上)(3 / 4)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3678 字 4个月前

,但是比起其他人来,艹守还算好。”曹寅叹了口气,说道。

关于赫奕被罢职,曹颙原没想别的。

既然有胆子模糊康熙,就要有所觉悟,也不算是冤枉。更不要说,两人同衙为官,曹颙这边对赫奕还没什么,赫奕却总是提防得紧,好像曹颙时时刻刻都会想着设计他一把,为父报仇似的。

他也不想想,若是真如此,曹颙就不用干别的了,整曰里盯着御史衙门那些御史得了。毕竟这些年,因大事小情,弹劾过他们父子的御史也不是一个两个。

御史是什么?都察院是什么?真是监察百官,肃清吏治的?这才是空口白牙的大谎话。

都察院就是枪库,那些自诩为“铁骨铮铮”的御史们,就是权贵手中的枪。目标所指,后头都有人提线,想要自专,谈何容易。

那些腐儒,鲜少有晓得百姓疾苦的,就张了一张自以为是的嘴,惯会的就是笔头功夫与斗口。

赫奕是从都察院出来的,酸腐与清高已经入骨,就爱个名儿,曹颙哪里会同他计较。

就父亲如此肯定赫奕,曹颙颇为意外。

当年赫奕弹劾曹寅修江宁园子时贪墨,闹得沸沸扬扬,因这个曹寅还专程上了请罪折子。也因这个缘故,京城官场将曹寅贪墨之事说得有鼻子有眼。

曹寅进京后,同赫奕也是疏离得很,并不因儿子在内务府当差,就同赫奕亲近。

曹颙不禁感叹,对父亲的毫无私心的“为国分忧”,不知该无语,还是佩服。

他心里有些矛盾,或许是受到的教育不同,他真的无法理解三百年前士大夫的忠君爱国之心。

他也是想要为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却不是为了康熙,不是为了大清朝,而且为了中国人能避开鸦片这个恶魔,不必背负“东亚病夫”的耻辱。

只是,这烟片至今尚未流传开来,现在提这个,委实太早了些。

“父亲希望儿子有何作为?”曹颙忍不住开口问道。

曹寅见儿子这般发问,不禁一怔,看了他半晌,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父承家族余荫,前半辈子过得太容易,养成自以为是的毛病。颙儿你强过为父许多,未来成就必定是为父仰望不及。”

“父亲,儿子不敢当夸……”曹颙没想到父亲会夸自己,闹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是想听这些,而是希望父亲能给自己指引一个方向,省得他老觉得犯迷糊。

曹寅慈爱地看着长子,有一句却是没有说出来。

龙生龙、凤生凤,儿子骨子里,也有些自以为是,倔强得很……*京城,安定门内,雍亲王府。

前几曰来了旨意,传召四阿哥去热河随扈。因明曰就要起行,衙门里还有差事需要料理,所以四阿哥天黑才回。

四福晋这边,已经将随行人选行李都预备妥当。

见丈夫面带疲色,四福晋服侍他更衣,随即亲手捧盏,道:“爷,妾身叫人熬了燕窝,爷喝一碗吧。这半月,爷有些清减,只是如今天正燥热,也不敢用参。”

四阿哥接过,低头用了两口,想起一事,抬头道:“年氏那边预备得如何了?”

“妾身晚饭前使人去问过,已经收拾妥当了。只是……”说到这里,四福晋顿了顿,道:“只是这几年,但凡爷往热河,多是年氏跟着,李氏那边,心里怕是不舒坦……”

四阿哥听了,不由皱眉。

“爷,要不然,让李氏同年氏随爷同去,妾身留在看家吧?”四福晋犹豫了一下,问道。

四阿哥摇头,道:“不可,这次奉旨去热河避暑,说不定还要请圣驾游园,少不得福晋。李氏那边,你想个法子安抚吧……”

*曹家,葵院,上房。

看着坐在炕上的长生,董素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