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虽说都师出有名,可这也委实太凑巧了些……”蒋坚说道。
梁五德在户部衙门也挂着书吏之名,实际身份同蒋坚一样,都是堂官幕僚,东主是户部左侍郎常寿。
虎有虎道,蛇有蛇道。
蒋坚在户部衙门,除了为曹颙参赞政务外,也应酬这些同行。
有时候即便是上下级也不好明说的话,心腹幕僚互通下有无,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下几位侍郎的幕僚都“殷勤”起来,自然不是无的放矢。
曹颙心里有数,多半是为了江南赈济之事。
牵连的省份如此之多,涉及百姓这么多,户部当然得出堂官主理此事。
张廷玉重头在吏部,已经鲜少插手户部之事;曹颙这个尚书身体不好,且要坐镇户部,怕是无暇出京。
那赈济江南之事,多半要从户部四位侍郎中选一人出来。
曹颙是主官,皇上多是要问询他的意见。即便他们有其他门路,也不能越过曹颙去。
曹颙想到此处,不由皱眉。
这个人选可难定,能做到户部侍郎的,再往上升一级是尚书,外放就是督抚。
赈灾又是既得面子、又得里子的肥差,谁不想往前凑一凑?
可曹颙不说话还罢,要说举荐其中一个,就要得罪另外三个。
虽说现下曹颙比他们官职高,可谁难保以后?
曹颙才不会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仔细想了想,道:“既是宴请,非磷就去,只是话要说明白了……都是同僚,赈济人选这里,我是绝对不参合,让他们不必在我这里费劲,若有打算,另寻出路就是,别在我这里耽搁功夫,反而失了先机……”
蒋坚闻言,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大人既拟了那份条陈,赈济之事确实不宜再插手……”说到这里,不由失笑:“那几位大人,只当赈济是肥差事,却不知若是皇上真批了大人的折子,肥差就成了苦差……做的好了,是大人筹划的好;有了纰漏,就是他们自己立身不正了……”
曹颙笑笑,没有再言语。
想着那没批下的折子,多少还有些忐忑,想着是不是去趟怡亲王府打探一二,随即他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其他的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等到落衙回家,还有个噩耗等着他。
曹颂虽已经在押解进京路上,可曹家派往江南的管事传来消息,曹颂的次子夭折,静惠重病难行。
这孩子是静惠虽出,还不到两生曰。
这是曹家第三代里第一个夭折的孩子,又是在这个时候。
就是笃定曹颂无事的曹颙,听了心里都不好受,更不要说静惠这个生身之母。
提起此事,初瑜的眼泪已经住不住,哽咽着说道:“老爷,这可怎么是好……四弟亲自过来说的,两位老太太那里还都瞒着……二弟那边,也没敢去报信……”
曹颙虽说可惜夭折的侄子,可毕竟没见过面,还是更看重静惠一些:“二弟那边,等他到京再说……江南那边,总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弟妹遇失子之痛,虽是可怜,可她并不是只有一个孩子……”
初瑜擦了泪,道:“老爷,要不我去江宁一趟吧……”
静惠虽名义上有个娘家,实际上只是表亲,这些年来反而是初瑜这个长嫂对她关爱的多些。
曹颙却是摇摇头,不赞成妻子出行:“眼见天冷了,你正吃着药,哪里经得起折腾?还是让天佑去吧……”
即便会被人看做因私忘公,也顾不得了。
毕竟曹家二房事故连连,长房只是动动嘴皮子,安慰两声,才会叫人觉得凉薄。
况且天佑是曹家长子嫡孙,是曹玺这一小宗的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