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董白浩又不是在遇到董果果的时候直接上手,或者是直接动手动脚。”
“至于受害人家属所说的有让董果果感觉到不舒服的眼神。”
“这种眼神可能是因为董果果不喜欢董白浩的原因所造成的一种误解。”
“这是有可能的。”
“从我方的角度来看,董白浩可能只是出于对于一名单亲同村人的关心。”
“所以出现了让受害人家属产生早有预谋的想法。”
“基于以上的陈述,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受害人家属所陈述的内容,基本上是基于个人的主观和个人的看法来对其认定的。”
“并没有实际性的客观上的事实。”
“这里客观上的事实指的什么?”
“指的是,董白浩对董果果实施了身体上的侵犯,可并没有得逞。
或者说为此做出了一定的规划,但是由于错失了某种机会而没有去做。”
“有这些客观的事实吗?”
“没有!”
“如果没有这些客观的事实,那么就不能够判定董白浩对董果果实施侵害前有着谋划的想法。”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时董白浩遇到董果果是碰巧。”
“没有直接证据能够指明他是故意的。”
“基于以上,无论从哪个观点来讲,都不存在谋划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我方的观点。”
在余成进行完陈述,直播弹幕上,发出了阵阵的疑问声。
“TMD,这个律师一看就是在为犯罪嫌疑人开脱!”
“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一下被告人委托律师的陈述到底对不对啊?这个判定会有什么影响吗?”
“我感觉那个受害人的妈妈说的对,是事实,但是经过被告人委托律师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有点不太对了呢?”
“总觉得被告人委托律师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在这个问题下,很快就有人进行了解答。
“我丢,老哥,你这问题问的有点多!”
“先说说这个问题吧,这个问题的判定是能够影响一定的判决结果的。”
“但不大。”
“你觉得受害人的妈妈说的对,因为这本身就是客观的事实。”
“说白了,就是董白浩对小女孩早就有了想法,在平常的语言上,会进行各种暗示,或者骚扰。”
“但是通过被告方委托律师的解释,变成了董白浩没有这个意思。”
“为什么变成没有这个意思了?”
“因为受害人家属妈妈只是有这个感觉,但是没有什么客观的事实证据。”
“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这个董白浩有这个意思,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那么在法律的意义上就等于说没有。”
“所以在这一个观点上,很有可能是判定不了董白浩有提前的预谋行为的想法。”
“啊?有这种情况,却判定不了?可是受害人委托律师不是国内顶尖律师百分百胜率律师吗?”
“.…顶尖律师也要遵从逻辑性和客观性,没有证据怎么让审判长采纳?”
“这一个判定在这个案件中,虽然有一个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
“或者说影响不到最终的判决结果,再说了,说的是100%胜率,律师又不是说在庭审上没有任何的挫折。”
“只要不败诉不就行了?”
“.….”
法评直播间内,一直在讨论着被告人委托律师的相关陈述以及猜测着审判长的相关判定。
受害人委托律师席位上。
苏白在听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