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是秦扶清都不可及的。
说了要备考,就能一整天不出房门,自己埋头苦学,就连吃饭时都要人把饭端到面前,整个人脸上挂着病态的痴狂。
殷杰这种状态,明显是入迷了,秦扶清只能在吃这方面多加照顾他,闲着没事就看看他有没有事,也不好前去打扰。
他虽然也喜欢读书,可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日积月累,是所见与所闻的结合,他更喜欢读一读书,再往外边跑一跑转一转,劳逸结合。
平阳府郊外的村庄里,农民们赶着水牛正在泥泞的稻田里忙活,妇人们穿着单薄的衣衫,头戴斗笠,卷起裤腿弯腰插秧,不把一道秧插完,她们的头是抬不起来的。
清明前后经常下雨,这时候的牛不能淋雨,若是淋了雨,牛就有可能生病,若是牛生了病,不仅耽误一家人一年的收成,可能还要花大价钱找兽医。
这一日秦扶清撑着伞走在乡间,见几个小童脱下身上衣物,把老牛牵到树下,用衣物为老牛遮挡着雨。
这雨下的太突然了,牛还在吃草,雨就下来了。
秦扶清见状,便走过去把伞撑在牛身上,和两个牧童站在一旁。
见他穿着长衫,身上又连个补丁都没,俩小童浑圆的眼胆怯地偷看他,小声道:“多谢公子。”
秦扶清见他俩年纪与锁头和猫娃子相仿,生出一股照顾之情,闲聊着问起俩小童家中之事。
平阳府的农民与安溪县的农民没什么区别,都是靠天吃饭的泥腿子,辛苦种一年地,也不过够吃饭而已。
俩小童自言是给地主放的牛,先前遭灾,家里的地都卖给当地的地主,他们就成了地主的佃农,大人们要下地干活,小孩子们要去给地主家放牛割草。
若是牛生了寒病,只怕他们家中又要欠不少银钱。
生活在平阳府外,饿是饿不死,家中多种几亩菜地,也能担去城里卖钱。只是这苦日子,也是一眼望到头,没得翻身的余地。
待到雨停,彩虹悬挂天边,俩小童谢了又谢,才急匆匆赶着牛离开。
秦扶清看着他俩远去的小小背影,若有所思。
当初对老师许下的诺言,此刻好像在他面前又具象化了。
何时才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呢?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