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僧一行和梁令瓒制成了水运浑天仪(1 / 2)

盛唐风云记 文如风 1041 字 4个月前

那一夜我想了许多唐朝事,想到唐玄宗派中书直省袁振,任代理鸿胪寺卿出使突厥,传达唐玄宗的旨意,突厥毗伽可汗、与阙特勒、暾欲谷环坐在牙帐之中,设宴款待了袁振。在席间突厥君臣向袁振抱怨吐蕃、奚、契丹都能迎娶大唐公主,虽然他们知道那些远嫁各藩属国的并不是皇帝的女儿,但是他们突厥并不在意,认为能与大唐和亲是一种荣耀,三番二次受到拒绝,让他们在各藩属国中抬不起头来。袁振表示要替他们向唐玄宗上奏求和亲之事。毗伽可汗便派其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到大唐纳贡,并暂住在大唐,等到唐玄宗到泰山封禅时一起随行。

想到这样两国友好的场面,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那些日子我曾几次回到了现实,是被现实中别人找我有事,喊我的声音惊扰回到现实的,也有时是我手机闹钟把从梦回盛唐中惊醒的。每次回到现实中,我才知道我只是思维意识穿越到了盛唐。由于平时还要工作,我只是在下班后的夜间梦回盛唐,或者歇班的周日,运用意念让我的思维意识穿越到盛唐。每次我思维意识回去的时候,都是选定在我回到现实时的时间节点,这样就像听评书书接上回,或者电视剧的下一集与上一集的衔接一样。

我利用这次思维意识回到现实的机会,又查阅了一下盛唐的史料。我看到有史料记载,公元725年九月初六,唐玄宗以孔子编写的《春秋》未记载祥瑞,只记载年景为由,颁发敕命规定以后各州县不得将各种祥瑞上奏。这一点更印证了我之前的观点,公元725年的唐玄宗,已经是一位无神论者了。

我了解到僧一行是大唐,乃至整个古代中国比较有成就的天文历法学家,他与西汉的耿寿昌,东汉的张衡,刘洪都在天文或历法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早发明浑天仪的人是西汉耿寿昌,东汉时张衡做过一次改进,到了盛唐僧一行做了进一步改进。“天圆地方”的说法,在西汉时已经逐渐不被主流天文学界所认可了,更加接近宇宙真实情况的“浑天说”,逐步成为了主流天文学界的共识。尤其是到了东汉时,张衡的理论更加确定了“浑天说”的合理性。

“浑天说”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的,如同鸡蛋的蛋黄,而天空是包含着地球的,浑天说还阐述了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

725年十月初三,僧一行与梁令瓒制成了水运浑天铜仪。铜仪形状如圆天,上面列置了各星宿,注水后轮子发动起来后,便可以自转,每昼夜刚好能转一圈。另外做了两个轮子,安装在“圆天”之外,上面分别镶嵌着太阳和月亮,两个轮子的运行方向与“圆天”相反,运行的快慢速度是调试规定好的。另有一个木柜子代表地面,将铜仪的一半装在里面,又在代表地面的柜子上装两个木人,其中一个每一刻时间敲鼓一次,另一个每一个时辰撞钟一次,所有的机械齿轮都藏在木柜里面。

这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计时机械啊,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是机械类钟表的鼻祖,比西方早期机械钟表要早六个世纪。这充分说明盛唐时期,不但经济文化领先于世界,就是科技方面也是遥遥领先啊。中国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科技落后于世界了,这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保守是有关系的。唐玄宗李隆基中前期,是一位在科技方面力求创新的皇帝。

我从一些资料中获悉,僧一行与梁令瓒制作的浑天仪,是放置在武成殿前面的。武成殿就是东都紫薇城的宣政殿,是唐玄宗和文武百官上早朝的朝堂。文武百官围观这个水运浑天仪,无不对其设计精妙,运行精准,报时辰精确而叹服。

我在有一天下班后,吃过晚饭后,暂时没有其他事了,就到了书房里插上门,坐在书桌前的老板椅上,开始运用意念让思维意识拜访公元725年十月初四的盛唐。

我成功到了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