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长大。”小韩立认真说道。
杜宁可以感受到他的昂扬斗志,所谓人穷志不穷,韩立家境清寒,却被父母教导心存大志,这样的小孩有了目标,学习自然刻苦。
“那你可就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朝廷的栋梁,你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只有努力学习本领,才能够扛起重担。”
杜宁挥手示意小韩立坐下,“下一位。”
后面的学生站起来道:“我叫周勇,我娘告诉我不管出身有多么贫穷,也要要挺直腰杆做人,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无惧一切。”
“我叫张铁柱,家人希望我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学生们踊跃自我介绍,都非常的积极。
杜宁发现这帮孩子里面,大多数都是有志向的学生,知道尊敬师长和长辈。
穷人家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显得懂事。
大家介绍完自己,杜宁叫大家翻开《论语》中的《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杜宁刚刚开口,便有孩子跟着朗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紧接着,其他的孩子也一起读起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们都读过《论语》?”杜宁惊讶地问。
“这不是耳熟能详的吗?”
“我经常听文楼里的读书人背诵来着。”
“我还会背整篇的《学而篇》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真的吗?好厉害!”
杜宁表情一愣,这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论语》是读书人的必修课程,所以孩子们听多了也就会背了?
“咳咳,大家安静。”
杜宁突然严肃起来,问大家:“你们都很聪明,居然可以背诵部分文章,朗朗上口,可其中的道理你们真的懂吗?”
“这……”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许多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背是会背了,可对于其中的意思却一知半解。
“同学们,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这一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的文章……”
教室之外。
李昌盛与寒衣社的读书人在旁听。
“杜公子居然这么快就跟孩子们打在一块了。”
“孩子们懂事好学,不容易啊!”
“这帮小子聪明绝顶,将来必成大器。”
众人面露微笑,十分的满意。
上午一共四节课,前面两节课教《论语》。
后面两节课,杜宁教孩子们习字。
“同学们,今天先生教你们认十六个字,我先将这十六个字写下来,大家跟我一起读。”
杜宁一边说着,一边用木炭在身后的木板上将十六个字写下来。
圣林大陆没有粉笔,所以杜宁用木炭代替。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此乃蓝星着名的《千字文》,出自南北朝时代,是儿童启蒙读物。
圣林大陆的历史只历经魏晋,而无南北朝,自然也就没有《千字文》。
于是杜宁便将自己在蓝星上自幼背诵的《千字文》搬了过来,以启蒙这些孩童。
杜宁的声音不大,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
孩子们仅看一眼,便将这些文字深深刻在了心里。
片刻后,教室里响起整齐的读书声。
“好工整的对仗,条理清晰,文采斐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小孩阅读。”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