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早早的进入了秋天,夜间的一阵风很快使树木的树叶变黄,驱散了最后的一丝热气,变得冷了起来。
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朱厚照猫在了东暖阁里,案子上除了一摞题本、奏本之外,还有苹果、梨之类的水果,以供皇帝享用。
他觉着每天就这样重复着机械,枯燥的批改奏本、题本,虽然时间上过的快了些,但是架不住天天如此。
就这样百无聊赖的盯着题本、奏本,盯了半天。迟迟不愿意拿起一个看,原因就是在生气。
明制,凡内外各衙门,一应公事用题本;其虽系公事而循例奏报、奏贺、若乞恩、认罪、缴敕、谢恩,并军民人等陈情、言事、申诉等事,俱用题本。
除此之外一般用奏本,但是奏本里也都会汇报一些重要的事。抚按等众官员联名提报的奏本、题本称为会本。
收本之处,在内则曰会极门,在外则为通政司。凡投通政者得上闻,其或事体窒碍,或情节矫诬者,一切驳回,但存案备照。
但是本来各部司官的题本或者奏本呈上都要有保密性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渐渐的都会在皇帝提前看到题本、奏本的内容,所以各官面对召对或者弹劾时一般都会提前知晓,里面的内容。
这件事也是朱厚照后知后觉的,所以竟赌气的不批了!
越想越来气,越来气越想,忍无可忍之下,对着司礼监的人喊道:“去,将通政使宣进来!”
不多时,一阵嘈杂之声自外边传来,只听得有人高声喊道:“启奏万岁爷,通政司通政使张瓒于殿外候旨觐见。”
朱厚照闻听此言,面色微微一沉,朗声道:“宣。”话音刚落,一旁的陈敬赶忙躬身领命,而后引领着一名身着官服的官员缓缓步入暖阁之中。
朱厚照道:“宣。”
说完,陈敬便领着一官员进入暖阁里,只见这位官员踏入暖阁之后,二话不说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高呼道:“臣通政使张瓒,拜见陛下。”
朱厚照坐在榻上上,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冷冷地吐出两个字来:“平身。”
那张瓒闻声后,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但依旧低垂着头颅,双手也是规规矩矩地垂立于身体两侧,整个人看起来极为恭顺。
然而朱厚照却是压着心中的火道:“通政司所以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太祖、太宗实封诸本皆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然立国至今,凡有题本、奏本朕还不知,涉事之臣反在朕之前已知晓,欺人太甚了吧!”
张瓒闻言道:“启奏陛下,朝廷有制本意如此,然自成化年开始,一应题本、奏本先交内阁,再行通政司交司礼监,宫中文书房掌收通政司每日封进本章并会极门京官及各藩所上封本,然递交宫内之前,先誊录副本,故而泄密乃常有之事。”
朱厚照闻言一愣,你这家伙真能啊,把球踢到了我脚下了。
朱厚照本意是责问张瓒没有履行好职责,但是这家伙却道出了实情,本来就是通政司交到皇帝面前,然后皇帝下下达指令,另各部、司进行部覆或议论,再提交方案,皇帝照准,交六科给事中审核就执行了,最后誊抄副本。
本来裁撤中书省之后,通政司的权力骤然增加,因为原本一应本子全部交中书省,改为交皇帝,在皇帝的面前露脸的次数太多了,不出意外,通政司估计就是下一个汉朝兰台。
但是后来成立内阁,本子就会先交给皇帝,但是皇帝一般直接下内阁,内阁看完后再票拟,再交给司礼监,皇帝认为可行就行,令各部司进行部覆或议论。交六科给事中审核就执行了,再执行。这期间泄密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后来朱厚照亲自决定御前议事,凡军国、人事、财政、藩王、朝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