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嚭敏锐地感觉到,吴王身边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为生在乱世的臣子,必须要有狐狸一样的敏感和多疑,应当迅速捕捉到政局中一些微小的变化,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
当天晚上,伯嚭已经知道范蠡离开的事。也知道范蠡离开原因,就是吴王杀死了萝姜。
为一个女人而抛弃自己的功名利禄,伯嚭舍不得,为一个女人而拿宝剑指着君王,伯嚭不敢做。
范蠡有本事一剑杀死吴王,但他放过了吴王。为什么?伯嚭想不通。
很明显,萝姜的地位低于西施和郑旦的。范蠡为了萝姜都能这样做,那么这事发生在西施郑旦身上,范蠡会弄出多大的动静?
现在,西施在吴王手上,郑旦在伯嚭手上,如果郑旦出现什么问题,范蠡会怎么做?
伯嚭有点不寒而栗。
范蠡从来都是平易谦和,对一个乡下老头都是十分谦卑,但发起脾气就是雷霆之怒。
伯嚭对范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郑旦也发现了伯嚭的情绪不正常,问“大人,发生什么事了?”
伯嚭叹了口气,说“宝贝,我都不敢对你说,真的是出事了。”
郑旦不免紧张起来“出什么事了?”
伯嚭犹豫着说“我说了你不要太难过。萝姜死了。”
“啪!”郑旦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碎了。郑旦便定格在原地不动了。眼泪无声地流淌。突然爆发出撕心裂肺的痛哭。
虽然伯嚭早有思想准备,还是惊慌失措,他抱住郑旦,百般安慰。郑旦依然痛哭不止。
伯嚭是真心喜欢郑旦。开头的日子,伯嚭对郑旦是享受玩弄的成分多,但十几年下来,他对郑旦的感情已经很深厚了。
郑旦哭的内容很复杂,既为姐妹们的不幸哭泣,也为自己的苦难哭泣。
这样折腾了很久,郑旦的情绪终于稳定一点,哭着问“大人,告诉我,萝姜到底犯了什么罪?”
伯嚭说“没有的事,萝姜那么温顺的一个女孩子,能犯什么罪?”
郑旦抬起泪眼问“那到底为什么杀她?”
伯嚭说“萝姜一开始是吴王和西施的贴身侍女,萝姜人很漂亮,吴王有时肯定会叫她侍寝。这都是正常的,可以想象到的。现在太子长大了,忽然要萝姜做他的侍女,吴王也同意了。但是内侍们却侦察到了,太子和萝姜也有床笫之事,吴王哪里受得了,就连同三十多个宫女一起,乱棍打死了。”
接着伯嚭就把小夏败露,被打死,过来一段时间,又对全体宫女大体检,凡是破身的宫女全部杖毙,前前后后的事,讲述了一遍。郑旦听完已经是柳眉倒竖,怒道“夫差真是个恶魔!难道他不知道那几十个宫女破身都是他干的恶事吗?”说着又哭起来“我们这些人真可怜,还不如一只小猫小狗。”
伯嚭自然有事百般抚慰。
忽然,门轻轻地开了,二人一回头,只见范蠡像一尊雕塑一样站在身后。
范蠡的宝剑缓缓抬起,最终搁在伯嚭的脖子上,沉声说“伯嚭!请你善待郑旦,我没有杀吴王,是因为他不到死期。如果我发现你对郑旦不好,杀你是不论时刻的。”
伯嚭慌了,不管他是多大的官,他有多大的权利,手底下有多少兵丁,现在都没用,范蠡只要手腕一动,他的小命就没有了。
伯嚭的膝盖发软,有一种想跪下去的欲望。说“兄弟,冷静,我绝对不会慢待郑旦,郑旦,你说句良心话,伯嚭对你好不好?”
郑旦心情激荡,跑过去,抱着范蠡的腰,说“范蠡大哥,放下剑,放下剑说话。”
范蠡缓缓收回宝剑。伯嚭连忙拉过凳子,抓着衣袖擦擦“兄弟快坐!”
范蠡说“伯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