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奇景(1 / 2)

九州造化 逍仙08 2242 字 2020-07-30

若不是儒家人登台讲道,只怕肖逸还沉溺在阴阳五行之道,不能自拔。

但见儒家高台之上,一人峨冠博带,华衣丽服,腰悬长穗剑,足蹬青云屐,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单单往台前一站,全场已齐惊共赞道“好一个翩翩公子!”

旁人与之相比,无不自惭形愧,低下头去。

只听长清道者捋须道“玉公子年已不惑,却依旧这般晴朗挺拔,着实令人羡慕。”

那人正是儒家玉临风是也。为其风度所折,玉临风如何开场的,已无人在意。

只听其语声清朗,字正腔圆,说话声极富感染之力,说道“儒家精于六艺礼、乐、书、诗、易、春秋。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六艺于一,曰字为仁。”

肖逸对儒家之道醉心已久,有此良机,怎肯错过,忙从阴阳五行之道中醒觉,洗耳恭听,唯恐露了一字。

只听玉临风继续道“儒家重‘仁’,有仁爱,有仁义,有仁政,有仁德……今日,玉某主讲仁德二字。首问何为仁德?答曰柔亦不如,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此为仁德也。”

肖逸暗忖道“柔弱而不忍受强权,刚正而不欺负弱小;不因无亲而羞愧,不因强御而畏惧。好一个仁德,为人就当如此才是。”不觉眼神一亮,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意。

玉临风又道“朋友或问,仁字广义,玉某为何单讲仁德也?其实无他,只因天地祥和,物阜民丰,众生安康,无灾无忧,竟使人不思进取,反思,从而‘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导致现如今礼崩乐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仁德二字,不知丢至何方去也!”

玉临风越说越快,到最后声色俱厉,威严慑人,令闻者心头震颤,顿感愧疚,实有当头棒喝之效。

这一番话道出了当世之现状,有识之士无不点头表示认同,但随即又摇头叹息不已。只因,世人皆知现状如此,想要改变,却空乏无力,只能徒叹奈何。

玉临风怒视众生,颇有怒其不争之意,顿了顿,才道“今日,玉某便讲几则儒家先人的故事,希望大家闻有所得,能够幡然醒悟。”

玉临风第一则故事乃是孔圣人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

孔圣人曾受困于陈、蔡之地,随人七日不食。孔夫子依然不辍学习,弦歌不绝,无丝毫忧怨。弟子子贡设法得到一石米,由颜回在土屋内煮饭。子贡路过土屋时,竟发现颜回在取食,以为他在偷吃,大为恼怒,便将此事告之孔圣人,问道“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玉临风问出这句话时,睥睨众生,似乎也在问在座的所有人。

多数人不禁低下头去,暗自问己“饿到如此地步,我会不会偷吃呢?”

一些人忍不住问道“孔圣人怎么回答?”

只听玉临风继续讲孔圣人听罢子贡所说之事,却道“我相信颜回。”之后,将颜回唤来,故意说道“前几天我梦到了祖先,或许是祖先启发我们?你将米饭端来,我要先进献给祖先。”颜回却说“刚才有灰尘掉入饭中,如果留在饭中则不干净;假如扔掉,又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饭第一口已由我吃了,不能用来祭祖了。”

故事中既包含孔圣人之大义,又涉及儒家之礼教,被诸家人听来,颇不以为意。但是百姓无知,其注意力皆在颜回之德上,无不大为叹服。

玉临风道“仁人廉士,饥寒交迫亦不改其节。当世之人习惯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在饥寒交迫之时,谁又能像颜回一般?”

众人无语,皆低下了头。

玉临风语声铿锵,正色道“颜回之德非止于此。孔圣人曾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为外界困扰,固守本心,安贫乐道,试问诸位谁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