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停车的地方就在大门和街道连接的一块水泥地上,这块水泥地沿着院子的院墙一直伸了过去,宽度大约有两米多宽,应该是方便行人走路的,不过拿来停车也很好,又不占街道,也不堵路,陈然左右看了看除了这个院子没有改成门面外,在望过去的有好几家都开着门做着什么生意。
大门是镶嵌在白色的墙体中间的两块木门,应该是经历了不短的岁月,原本红色的大门已经变成了黑红色,门上有两只兽形的大嘴,嘴里吐出两根铜环,也是有着斑驳的岁月痕迹了。
木门上有一个挂匾的地方却是空无一字,按照常规应该是院子的名字;
以前这里叫清馨园,后来到了我父亲那一辈就把牌匾给摘了下来,杜一官笑道,之后再也没有挂上过牌匾。
陈然猜想这里面一定会有一些故事,想了想,要是方便杜一官一定会讲给自己听,如果不方便讲自己问就不合适了。
过几年你如果还能来这里,我就把这个院子的故事讲给你知道,杜一官笑道.
进来了院子,就是昨天一家人在这里迎接三人到来的地方;放眼望去,靠墙都是一些盆栽,一个个的花盆各式各样,陈然不懂花草,只觉得盆中的植物也是千奇百怪,难怪昨晚上只觉得后面黑魆魆的一片,原来是这些盆景;
继续阅读
漫步往前走一栋巨大的宅子就出现在眼前,迎面就是正屋的大门,一个红色的门槛上包了一层铁皮,看的出来铁皮是后来包上去的,原来的门槛应该就是木制的。
抬脚跨过门槛,就是刚才吃早餐,昨晚吃晚饭的地方,这里是前厅,以前摆放的是几张椅子,杜一官比划着,就是现在放八仙桌的地方以前有两把椅子和一张台柜,下面分左右各四张圈椅,每张圈椅之间都有一个茶柜,我在江浙任职的时候,一民将整套的座椅全部捐给了市博物馆,现在去博物馆都还能看见那套桌椅。
陈然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其实就是和陈园现在的样子差不多,只不过陈园的家具可能没有杜一官描述的那么好。
你看这些横梁和雕花,杜一官指了指头顶横梁处,几根四方的横梁横架在空中,把整个屋顶支撑了起来。
横梁上有描金的图案,转角处有雕刻的脚架,脚架上也有描金,显得古色古香。
这是这座房子的前厅,两边都是厢房,杜一官带着陈然走出前厅,入眼就全部都是花树;杜一官带陈然向左边行去,出了前厅就已经是身处回廊之中了,全部是木制的结构,无论是圆柱还是只到人腰部的栏杆都是刷的红色的漆面,杜一官介绍道,前厅左右两边各有四个房间,现在是一民住夫妻俩住左边,留了最边上的一间做厨房,还有一个客房,嫣然昨晚就和她表姐徐莲住这个房间,铨儿夫妻两个住右边,两个孩子跟他们一边都有自己的房间,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冲凉房带洗手间。
陈然站在左边的墙基旁,看向右边也有一个和这边一样向后院行去的回廊,心想这间房子就真的够大了,陈园虽然也分前进和后进,却没有这么的宽大的,并排的房子都是七八间的!
陈园没有这么多的回廊和花草,只有一个露天的天井。
在回廊上又走了差不多50步,就到了后面的这一排屋子,这排屋子就是杜一官和陈然住的那一条房屋,站在回廊上可以看到正厅到后面的这排房子中间有一个月亮门,中间也是有小径可以直接走过去的。
杜一官带着陈然又穿过月亮门走上小径,指着满院子里的花草说道,你看这是三角梅,一年四季都是有花期的,长盛不衰,这是冬红,这是月季,杜一官一个个的介绍给陈然,花丛中一条一米宽的小径直通昨晚陈然住的那一排房屋,这个花园足够大,陈然目测小径将花园分开两边,一边应该有20多米,加起来将近50米的